第250章 信息缺乏·改名问题(第2页)

 这个时候,不,或者说启民可汗身体渐渐不行了的时候,朝廷就应该首接派人进入突厥,救治启民可汗,同时观察了解突厥内部情况,探查始毕可汗其人的性情能力弱点,了解各个贵族对大隋和始毕可汗的态度…… 

 然后,朝中要制定一系列对突厥的变动的应对方案,以便能够继续掌握突厥。 

 但是看着上面的意思是——彼时的大隋没有这么做? 

 那可是和大隋距离如此之近、又有着相当的掳掠动机的突厥! 

 高句丽固然是一个不太让人喜欢的存在,也是一个有价值攻打的目标,但是比起突厥,其地位还是要往后排一排。 

 要想真的毫无顾忌地去打高句丽,怎么也得先把突厥料理好了才行。 

 杨坚无言以对,最终有些虚弱地对独孤皇后道:“朕之前都没有想过突厥会出这么大的问题,他几次三番去打高句丽,朕以为他起码处理好了这边的事情……” 

 独孤伽罗同样沉默。 

 作为一个能实打实参与一部分朝政的皇后,她当然也知道突厥对于大隋的意义。 

 这是一个需要认真处理的对象。 

 但是大隋在那个时候却没有能够做到认真处理…… 

 长孙晟死了以后,朝中在这方面就真的无人可用了吗? 

 朝中无人,皇帝便不把突厥放在心上了吗? 

 她道:“裴矩想要拉拢始毕可汗的弟弟,这确实是一个方法,但始毕可汗之弟不敢违抗其兄,这己经证明了朝廷对于突厥的不了解。而首接杀死始毕可汗的宠臣,虽确实是一个方法,但着实过于粗暴。” 

 长孙晟也在各种拉拢突厥中的部分贵族,让他们反抗当时的掌权可汗,其中一个典型就是启民可汗;而长孙晟成功了,成功的原因在于他拉拢的对象都是经过深度了解、确实合适非常的人。 

 而彼时的大隋想要拉拢人、制造分裂,竟是连个合适的对象——计划实行的第一步都没有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