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靡不有初·有礼有节(第3页)

 【没过多久,窦建德又打下了洺州——今河北邯郸永年区,俘获了洺州刺史袁子干,并且将都城迁移到了洺州,改名为万春宫。】 

 【随后,窦建德派遣人手到了灌津,为自己的父亲祭扫坟墓,同时又安排了二十户人家专门看护墓地。】 

 “这确实不错,”杨坚点头,要打天下,就得有个打天下的样子,李密后来的那种做法显然不可取,而窦建德——窦建德早年确实是和部下共同进退,还拼杀在前,所以才能集聚人心,但现在,他还能做到这样,那就是真的心性坚韧,且颇有头脑了。 

 毕竟,有的是人在微末之时,看起来哪哪都好,既能够与部下同甘共苦,亲自拼搏;还能够不贪财好色,冷静自持;也能够对俘获的各种人才以礼相待,从不逼迫。 

 但这些人中的很大一部分,在自己地位提升、事业发展之后,就变了个样子。 

 原本谦恭有礼,原本节俭朴素,原本冷静自持……统统都变了个样子。 

 变成了骄横傲慢,瞧不起手下的人,所有的财物都只归自己所有,或者只分给寥寥几个心腹,普通的士卒的日子越发难过…… 

 这种情况,说实话,才是大多数。 

 前一个起义军首领李密——虽然李密不至于到这等地步,他还是有些脑子的,比如知道招揽那些个王世充部属投奔自己,比如因为从小见到的场面多了所以应该不至于太眼皮子浅…… 

 但,李密也确实变了。 

 因为数次大胜,因为情势看起来一片向好。 

 独孤伽罗对此的观点是:“其实很多人让他共苦很容易,他能坚持下来,也能够做到忍耐并且努力,但是等到情势转变,到了‘甘’的时候,就不行了。” 

 但这种人,往往也得不到最终的真正的胜利。 

 只有那等在情势向好的时候,还能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的人,才能迈上最后的阶梯。 

 虽然,己知最后获胜的是李渊唐朝,而非窦建德。 

 杨坚对此也并不算意外,因为即便窦建德依旧一如既往,但也很可能在某些关键时候做出了错误决策,或者就是没能占据那个大势——有时候,人的努力是一方面,命,也是一方面! 

 他只是道:“但窦建德如此,必然有大量的人会愿意感激他,在心里面记着他,特别是他的家乡地区……河北这地方,日后可不好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