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连战连捷(第2页)

 【随后没多久,起义军就攻下了福建全境。】 

 【面对这个情况,朝廷又任命高骈——是的,还是高骈,担任诸道行营都统,领兵对抗黄巢的起义军。】 

 “这个路线倒是不错,”刘邦点评道,“黄巢这确实是看明白了一些唐朝藩镇割据的问题了。” 

 黄巢选择了这样的南下线路,大远征——这个词用的确实没问题,证明了他确实是看明白了至少一部分唐朝如今藩镇割据所造成的问题。 

 这样的大规模的流动作战,完全不长久停留在中原和江南的某个地区之内,那么,就很难让某个地方的藩镇、以及周围的藩镇集中力量对付黄巢,这样一来,黄巢的起义军就夺得了更大的空间。 

 没办法,藩镇们自己有自己的利益所在,如果黄巢并不打算长久地占据他们自己的地盘,不打算和他们死磕,也不打算长久地停留、给他们调动兵马的时间……那就随黄巢去了呗。 

 如果黄巢来攻的时候,正好主力在这边,那能击败黄巢当然是好,就像是镇海节度使高骈派出手下将领击败了黄巢一样——这起码也是战功一件,不论是听不听朝廷的话,节度使多一点战功都是好事儿。 

 但是如果黄巢来攻的时候,主力不在这里,然后没两天黄巢就己经走了,根本等不到调兵遣将的时候……那也就算了。 

 谁还没事儿为了这个黄巢而专门出动兵马,离开自己的辖区,去追击他? 

 要是自己的心腹首属军队离开的太多或者太远,那对于治下的平稳可不太好,别到时候藩镇内部先出了问题; 

 此外,还有粮草军费开支的问题——谁来负担? 

 就算这个地方的节度使自己愿意,那么这支队伍出去之后,其他地方的节度使的态度呢? 

 黄巢反正是起义军,根本不在乎到底是谁的地盘,他就是要攻城作战;但是节度使们不能不在乎啊。 

 起了冲突怎么办?双方如何协调?谁也不会愿意没事儿放其他地方的兵马进入自己的治下——即使双方并没有什么矛盾,也不是敌人,且关系一向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