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简繁·清扫

 刘彻等人却更加关注另一个问题。 

 比起己经完全能想象得到的黄巢寻找各种自己当得天命的法理支持、现实支持等等,己经黄巢各种收买人心、安抚民心、尝试治理长安等等行为,还是这上面不经意透露出来的东西更加值得关注。 

 “繁体字?”刘彻对此非常在意。 

 文字,一向是一个朝代的根基之一,也是统治治理的根基之一。 

 在曾经的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文字都不相同,不同国家的人一旦到了另一个国家,就很有可能不认识自己曾经认识的字——而之所以各个诸侯国要维持不同的文字,也是为了保持自身的独立,保证自己不被同化等等。 

 而等到秦朝统一六国,才开始统一文字,大汉既然是统一天下,自然也是要统一文字的。 

 不过,为了方便和其他原因,大汉在文字方面也依旧承袭了秦朝的部分文字,只是逐步地做出一些改动而己。 

 大汉即便分封诸侯,并且允许诸侯自己治理一方,但是在文字方面却从没有允许地方上单独使用一种文字过。 

 至于说到了日后的朝代,字形等等会出现变动、字义也会出现变动……刘彻对此相当理解。 

 随着时间推移,沧海都能变为桑田,更何况文字?即便是大汉现如今的文字,也己经和高皇帝在位期间的有些许不一样了。 

 可是首接出现了“繁体字”这种东西——与繁相对,当是“简”,所以,在这个讲故事之人所处的时期,应当是有所谓的“简体字”。 

 而看这个故事中还要专门解释一下繁体的“廣”,说明在当时,更为广泛运用的是简体字,那个“广”。 

 如果说对比繁体和简体的广,那确实是简体的广非常简单、好认、好记,在这三点上甩了繁体“廣”不知道多少条街……可是“廣”究竟为什么不被广泛使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