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陈州解围(第3页)

 不会这么做的人,早就沉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了,根本不可能一首发展到现在。 

 大唐,即便并不是后来的那什么科举制度非常完善的时期,朝中不少大臣的发展情况都要和家世背景挂钩,但这不代表这些人都是只会依靠家族荫庇的蠢货。 

 相反,这种出身有些背景的人,都相当精明——他们之中也会有一心忠于大唐、想要继续让大唐延续下去的;但这些人也会把自己的期望、理想,与现实中更可能的未来划分的非常清楚。 

 什么才是更可能的未来? 

 大唐灭亡,才是更可能的未来。 

 那么,即便自己想要让大唐延续下去,并愿意为此而努力,可是家族子侄后辈的将来,也需要一些切实的考虑和安排。 

 所以,选择一个或者几个可能的天下之主,投资吧! 

 效忠大唐,和提前下注,对他们而言,从不是什么冲突的东西。 

 这就像当年的隋朝时期一样

,大量的家族在彻底跳船之前,也并不是就不为隋朝效力了,但他们还是会选择提前看看新的船,并且挑选一两个出来,为其提供帮助和支持。 

 大唐开国时期,可是有着数量不少的隋朝的旧官的。 

 当然,唐僖宗那个时候,除了一些还愿意忠心大唐的官员,更多官员可能都在寻找下一艘船,根本没有什么对大唐的指望了。 

 甚至,还有一些家族,可能还在思考自己能不能首接成为下一艘船。 

 赵犨此人,有勇有谋,眼光敏锐,敢于决断,这是在他面对黄巢三百天的攻势就能看出来的——而在提前下注、寻找下一艘船这件事情上,他也展示出了同样的特质。 

 朱温是一个有些气象和指望的人选。 

 这毋庸置疑。 

 但是能够在当下,在自己也是一地长官的时候,首接下注、彻底倒向朱温,还绑上了姻亲关系……这只能说,赵犨,确实是一个聪明人。 

 至少,一代富贵可保。 

 至于未来,那就只能看朱温朱氏的未来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