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亲临敌营1.0

 “所以,这两个人到底是怎么当上次相和宰相的?大宋的科举制度就筛选出来了这些个人才?”赵光义不可置信。 

 作为注重文治的大宋第二任皇帝,虽然他对外的战争和政策屡屡出错,出现了许多问题,甚至最后还首接转变成了“守内虚外”的国策,但是他对内的各种文化、制度、经济建设可是大有作为! 

 科举制度的完善和进一步推广,就是赵光义的一大执政要点。 

 他也一向觉得,自己在建设科举制度这方面己经做得非常到位了。 

 剩下的可能存在的问题,有的是现在还没有体现出来,也无从解决;有的是时间长了一个制度必然出现问题的那种,现在同样不可能解决。 

 但是——日后,大宋的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人才,竟然是这样的?! 

 官场上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是一方面,才能更优秀的人确实不一定能够在政治上走到高位;但是,赵光义自觉,自己推行科举制的一大原因就在于,他希望,即便在政治上走到高位的是“才能不那么优秀的人”,这些人的也都具有一定水准的才能。 

 通过科举制的筛选,至少能够保证朝堂中的人,不论是否长于政治、是否擅长勾心斗角,他们在个人才能方面都能达到水准线上。 

 这就己经足够了。 

 但是,为什么,为什么日后大宋的宰相和次相会是这等相信妖人神棍言语的家伙??? 

 他们的水准线上的个人才能呢? 

 “朕也不是说禁止他们信奉宗教,但是这种敌军兵临城下的时候,只要还是一个脑子正常的人,都应该知道不能相信这种不知道打哪儿冒出来的妖人吧?”赵光义被刺激得开始自言自语起来,“虽然朕也相信大宋王朝天命在身,,蒙受上天庇佑,上苍也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大宋被金人这样一个蛮夷国家覆灭,可这种莫名其妙冒出来的人……” 

 赵光义觉得自己的脑子都有点打结了。 

 大宋当然是天命在身!上苍庇佑!因为大宋就是天下正统! 

 所以,上苍一定会降下神迹,帮助大宋避开这一劫——后来大宋也真的延续了下去,虽然从大宋变成了南宋,但确实没有被这野蛮的金人给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