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怎么就变成了这样·评论1(第2页)

 ……话说,我一首觉得宋朝自己对自己的实力严重估计错误很难理解,他们自己也知道自己之前几次尝试攻打辽国夺回燕云十六州都失败了,而且那还是在开国阶段,堪称是军力最盛的时候,难道他们意识不到自己的实力究竟是个什么水平吗?怎么,当时干不掉辽国,现在就能敌得过绝对能干掉辽国的金国了? 

 可能,还是他们觉得金国对宋朝的领土并没有太大的渴望吧…… 

 这话谁信?哄鬼呢 

 确实是哄鬼呢,但是谁让人家宋徽宗和一群他信重的大臣们都相信了呢 

 …… 

 绝了 

 其实归根结底确实是对自身实力的严重误判才导致了后续的惨烈结果,如果宋朝实力足够强大,完全不惧金国的话,那就算误判了金国的野心,也依旧有挽回的能力;而且也不需要太过考虑什么地缘平衡不平衡的事情 

 楼上说的没错,虽然不少人认为宋朝这个选择非常短视,不知道唇亡齿寒,不知道弱者想要远交近攻的时候就必须足够敏锐、足够了解地缘平衡(当然这也确实是事实),但如果宋朝实力足够,那就不存在短视的问题,也不存在所谓“弱者的远交近攻与唇亡齿寒” 

 一切的一切,最深的根源都在于实力不足 

 当然,还有明明自己实力不足却还依旧觉得自己实力强大,无所畏惧的巨大误判(就像是当年的印↗↘度↘) 

 哈哈哈哈哈提到印度就想笑,当年的印度还真是 

 印度不只是当年吧,现在也依旧很神奇 

 …… 

 ……所以问题来了,为什么北宋能够对自己的实力评估出现那么严重的偏差? 

 不知道,如果知道我就不在这里翻评论了 

 不知道,如果知道那我就能够理解宋徽宗了 

 ……】 

 李世民赞同点头。 

 可不就是这么个道理嘛! 

 只要自己的实力足够强大,那么很多东西根本就不需要太顾忌——如果愿意顾忌,那是自己比较讲究;如果不愿意顾忌,那就是自己比较灵活,总而言之,顾忌与否都有道理。 

 像是大唐,如果大唐处在宋朝的那个位置上,那还考虑什么?首接大军开拔,冲着辽国就过去了,目的就是夺回燕云十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