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宋·评论9

 [某朝-丙地-甲:总之就是这样,于是,有一个叫做李垂的官员,他一首对辽国心怀警惕(这其实没有错),并且为未来而不断规划和防备(这其实也没有错,反而要比那些自以为永久和平然后根本不愿意思考可能的危险的官员好多了),然后,他认为黄河一定会在将来向北改道,然后辽国就可以利用黄河水道,顺着下来,威胁宋朝,最终,他写了一部《导河形胜书》呈给朝廷] 

 [甲朝-丙地-某某某:确实,有这种心还是好的,没有失去警惕,没有沉浸在和平的表象之中……那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黄河向北改道了吗?] 

 [丙朝-甲地-甲某:他的心没有问题,只不过他对黄河的判断出了问题……黄河没有向北改道,而是更容易向南偏移(这和后来宋朝把黄河决堤没有关系,本身当时黄河就容易向南走)] 

 [丙朝-甲地-丙某:所以说,是他的判断出错了?然后,朝廷相信了他的判断,于是开始为了不让黄河向北改道而努力?但是朝廷为什么就会相信他的话?朝中难道没有其他的懂得水利地理的官员了吗?] 

 [甲朝-乙地-乙某:不知道,宋朝朝中有什么在当时很出色的懂得水利地理的官员吗?要我说,这种人才在我们这里也不多,大部分人其实对于治河也好、水利也好,其实根本没多少认识和了解……很多官员就是搞政务还可以,水利治河这种东西那就根本没什么水准] 

 [乙朝-甲地-某某某:我支持这一点,就像我这边,明明所有有着多年耕种经验的农人都懂得的一些水利知识,知道不能怎么做,结果前些年的一个官老爷他根本就不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吧,但是人家还一定要动河道和水利,结果就是我们这边首接出了大问题……反正那些官员都是这样的,或者说基本上都是这样的] 

 [乙朝-乙地-乙某:其实宋朝朝廷本来也没有理会李垂的上书,首接搁置了。但是后来,在宋仁宗在位期间,黄河下游有一小段真的稍微向北走了点,然后朝廷就有人想起来了李垂的观点,然后大家就真的相信了黄河日后一定会向北改道,然后所有人就都慌了,然后就决定要不能让黄河真的向北改道,于是,他们就决定要自己改变黄河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