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杜遵道·政变(第2页)

 结果刘福通真的就是没派人去找,这还能说什么? 

 【这里面,有一个关键人物,杜遵道。】 

 【杜遵道此人是颍州人士,他和起义军的不少成员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曾经是元朝的国子监生,还曾经担任过枢密椽吏。¢微¨趣*晓,税,网! /已?发+布,罪~芯-璋,截/这里面非常特殊的身份是国子监生。】 

 【换言之,杜遵道是一个非常有文化的人,文学素养比较好,而且还知道很多历史——也就是说,首到很多权谋政变的故事和做法。】 

 【不管杜遵道本人在这方面的造诣如何,到底实践的话又能表现如何,总之他知道很多,这就比许多人厉害了。】 

 【而当年,他因为对元朝官场腐败不满而弃官还乡,接着就结识了刘福通,双方志同道合,决定反对元朝朝廷;随后,和刘福通一起结识了韩山童——也就是说,杜遵道严格来说,和刘福通的关系是要比和韩山童更加深厚。】 

 【到了后来正式起义的时候,红巾军基本上就是以杜遵道作为主谋,刚一起义就攻破了颍州。这样一来,杜遵道不仅有资历,也有功绩;在后续的征战过程中,因为杜遵道本人的文化素养,权谋知识,他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也不小。】 

 【所以,在如今这个韩宋政权建立的时候,他才成为了丞相之一。】 

 【而问题就发生在这里。】 

 【不知道是单纯的更加投缘,还是有什么别的缘故,总之,韩林儿表现得颇为亲近杜遵道,比起正经的首领刘福通,他对杜遵道更加亲近。而哪怕韩林儿没有那么多的实权,可是在他啊这个名义上的君主的恩宠下,杜遵道也掌握了不少的权力。】 

 【随后,有这样的记载,如,“刘福通非常嫉妒”,也如“杜遵道在军中骄横跋扈”,总之,就是杜遵道在整个起义军中的形象发生了些许转变,而和刘福通的关系更是急剧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