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倪文俊·奉节宜昌

 “纸上谈兵就是这样的。¢咸¢鱼¢墈¢书-蛧¨ ¨埂¨鑫^嶵,全`”朱棣摇摇头,他对这件事情只有这么一个评价。 

 ——当然,这个纸上谈兵,说的就是杜遵道,或者再算上韩林儿。 

 杜遵道这个人,作为元朝的国子监生,那确实很有点文化,不论是读过的书还是写文章,都要比绝大部分起义军成员要好,或者,比很多起义军首领都要好。 

 也正因此,他能够在很多时候指挥引导北方红巾军,帮助红巾军规划作战目标、进行战后治理、稳固对占领地区的统治、规划各种粮草和人员的补充…… 

 这都是杜遵道这样的学识所带来的能力。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读的书多却不等于能够做好事情——典型的就是杜遵道在政变权谋这方面的能力。 

 他倒是读了很多史书,知道了许多权谋政变的例子,了解这些历史上的案例到底是怎么发生、经过如何、结果如何,积累了满肚子的理论基础。 

 但是,他并没有真正理解乃至于能够运用这些权谋政变案例中所蕴含的道理。 

 他只是知道,并且尝试运用而己,但距离真正掌握并且使用、真正能够推动引导一场政变、参与一系列权谋斗争……还差得很远。′墈/书′君~ ?最`芯-彰¢踕~庚·薪,哙¨ 

 所以,他干脆利落地被刘福通解决了。 

 刘福通或许根本没有读过那么多的史书,不知道那么多的权谋政变的故事,但是他不需要这些,他也明白到底自己应该怎么做! 

 【在刘福通这边建立韩宋政权,并完成了一次内斗的同时,徐寿辉那边,正进行着天完政权的复起。】 

 【至正十五年,徐寿辉的部将倪文俊尝试为天完政权寻找足够的粮草。】 

 【这个时候,天完政权虽然有大部失陷,许多主要机构被迫转入山林之中躲藏,但也还是控制着一些地区,其中包括夷陵一带,也就是现在的湖北宜昌。】 

 【顺带一提,倪文俊此人在天完政权中非常重要,在后来的发展中也非常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