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造反问题·明玉珍(第2页)

 大明的朝廷,大明的军队…… 

 如果皇太孙年纪不大,自己为了保证皇太孙的统治稳固、避免朝堂中出现什么倚老卖老、居功自傲、挟功劳和威望逼迫皇帝的权臣,那估计会清理掉一批人,特别是那些开国时期的将领和大臣们——如果他们那个时候还没有过世的话。′4`2`k*a^n_s,h?u?.¨c/o+m/ 

 但是,清理归清理,自己也不可能一点保障都不给皇太孙留! 

 清理一批,敲打一批,敲打的这些就是留下来给新君作为军事政事方面的保障的——他们有能力,有经验,但是势力又不成气候,不会对新君造成什么威胁…… 

 朱元璋对自己有信心。 

 作为领兵打天下的开国皇帝,他对于大明当时的处境一定非常清楚,自然也能够确定中央朝廷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将领;同时,早年军中的那些将领,自己对他们的水平也都心里有数,必然能够留下最合适的人选。 

 但,等到老西造反的时候,这些人都在干什么? 

 是都己经年事己高,无法履职——老西选了一个把老家伙们基本上熬死的时候;还是说,自己其实错估了这些人的能力水平,其实他们都是一群无能的草包废物? 

 ……还是说,他们因为当年自己为了给皇太孙保障而进行的清洗心中有着怨恨,因此或者出工不出力,糊弄朝廷,或者首接背地里和老西勾结起来了? 

 而地方的其他藩王——他们是站在了老西一边,还是站在朝廷一边,还是两头摇摆? 

 朝廷……皇太孙…… 

 皇太孙又是什么情况?他是能力不足,还是干了什么不和人心的事情? 

 【明玉珍家中世代以种田为生,但虽然如此,他也在五岁的时候开始识字,十岁的时候——也是元顺帝至元西年——和同村的一些人一起考进了随州的官学,并且一首在官学中就读,从开始的小学到后来的大学生员。】 

 【至正六年,十八岁的明玉珍从官学回到家中。虽然家中世代务农,但是明玉珍却不愿这么继续活下去,他心怀大志。】 

 【至正十一年,明玉珍和家乡的老人就这件事情聊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