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章 海路·西路军·局势(第2页)
“啊……难道不是这样吗?”有人疑惑。
元朝朝廷难道不就是非常虚弱,不少地方不堪一击的吗?这不就是事实吗?还能有什么问题?
不管是刘福通起义以来的种种经历,还是南边的徐寿辉和彭莹玉等人起义以来的种种经历,包括徐州那边的徐州系,以及濠州的濠州系朱元璋等人的经历,加上那个张士诚的经历……不都证明了这一点吗?
元朝当然不是所有地方都不堪一击,能够轻轻松松就打下来,也不是所有军队都可以随便对待,不用担心日后反攻——元朝朝廷到现在还没有彻底完蛋,就说明他们还是有一些可以一战的军队的。?x·g+g¢d+x~s\.?c~o,m′
但问题在于,这样的军队在元朝内部只是少数中的少数,大部分地方军队、大部分城池,其实就是都是非常虚弱不堪一击轻轻松松就能打下来的那种啊!
所以,刘福通的这个判断没错啊!
——呃,至少,大体上是没错的。
“就是这样没错的,”另一个人肯定了他的话,首接拉出来了几个最近的例子,“你看,毛贵在山东就像是砍瓜切菜一样,走到哪儿就能打下哪儿,他带着的军队数量肯定不是韩宋政权的全部,所以这己经能够证明元朝朝廷的不少地方就是这么脆弱;”
“况且,之前讲察罕帖木儿的时候——他的军队确实比较强,但是那不也说了,在察罕帖木儿起兵打下罗山之前,元朝朝廷的军队基本上就没有获胜过吗?所以元朝朝廷才对他那么重视。”
所以,元朝朝廷就是像刘福通判断的那样,虚弱不堪一击。
“只不过这是大体上的判断,放在具体的地方上还需要具体考量,不能首接一概而论……山东虚弱,不能等于其他地方也虚弱,”还有人道,指出了为什么这段话仿佛带了一点别的意味,“要是刘福通没有做好对具体地方的判断,首接一头撞上了那种最硬的硬骨头……”
那情况就不是太妙了。
不是说刘福通一定不能获胜,但是元朝朝廷的硬骨头,即便刘福通获胜,估计自身也得受损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