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章 汴梁弊端(第3页)

 到时候,大宋可就不妙了。 

 燕云十六州,还是燕云十六州!要是这个地方能够被夺回来,至少,夺回来一部分,那大宋面临的局面都不至于这么进退维谷,他也不至于这么纠结。 

 当然,这些都是大宋的问题。 

 至于说故事中这个韩宋——赵匡胤真心觉得,他们此时此刻首接立刻迁都汴梁的做法确实不大聪明。 

 虽然说迁都到这里,倒是有一些鼓舞人心、加强士气的作用,也很符合他们“兴复大宋”的口号,但是问题是弊端要比正面作用大多了啊! 

 大宋如今没有燕云十六州,而那个韩宋,在这方面和大宋也没有什么区别——元朝朝廷还在那里,燕云十六州同样不在韩宋的手中,换言之,他们跑到了汴梁,一样没有什么天险可依! 

 除了一条黄河。 

 但问题在于,如果方法得当,那只有黄河一道天险是真的不够。 

 同时,韩宋的问题比大宋还要严重得多——虽然大宋定都在了开封,但是在开封北面,大宋还是有不小的控制范围的,大量的城池都在大宋的治下,所以真要说起来,如果爆发战争,波及大宋本土,那距离开封也还有一段缓冲距离,足够大宋进行军事调动或者决定迁都等等。 

 可是韩宋…… 

 洛阳不在他们手里面,西面他们也没有控制多少地方,东面山东倒是在毛贵的控制下,但是看起来和开封等地的联系非常危险,南面也不太好说…… 

 某种程度上,此时的汴梁几乎就是前线! 

 把京城往交战第一线放,而且这个第一线还无险可依,这种做法真的是非常错误了。 

 这简首就是生怕元朝军队不能从根子上把自己一网打尽,或者彻底摧毁啊! 

 大宋的开封府再怎么无险可依,那也不是前线——古往今来,就没有见过这样做的朝廷。如果说是被打到京城附近也就算了,但这种主动往交战之地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