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8章 三忠·稳定·多种后果(第2页)

 “……还有那些无知无能,眼里面只有自己的利益的奸臣,大元最终走到那样的结局,少不了他们在里面撺掇搅和,若不是他们鼓动,大元的皇位情况何至于此?!……” 

 忽必烈在观看故事的这一段时间中,也在思考大元究竟是怎么会走到那样的地步的。¨3¢8+k+a·n+s\h·u′.*n!e\t- 

 最终,他得出来了一个初步结论:这故事中提到的问题当然都存在,也都是重要原因,比如大元对下面百姓的一些过度压榨,比如大元在制度方面的欠缺和各种问题,比如大元本身贵族力量等各方面的不适应…… 

 问题许许多多,其中一部分比较重要的问题加起来,最终促使大元比其他王朝更快地走向衰落状态。 

 但是他认为,归根结底,让大元这么快衰败乃至覆亡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大元的皇位更替,以及蕴含在皇位更替之中从未有一刻停止的朝堂内斗。 

 他们蒙古人的寿数确实整体上不如那些汉人,大元建立之前,汗国的几任大汗就都不是什么特别长寿的存在。 

 忽必烈后来猜测,这可能和他们蒙古人的生活方式有关,比如喜好喝酒之类的,加上这几任大汗基本上也全都需要前线征战,最终寿数不长久倒也不奇怪。 

 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就算他们整体上的寿数不如那些汉人贵族长久,那也绝不至于一个个皇帝都如此短命! 

 造成这个结果的,只能是内斗不断,然后说不定皇帝的性命也给坑了进去…… 

 皇位必须要稳定,哪怕上面坐着的是个蠢货,但是如果能够比较稳定,那也要比这种极端不稳定三年五载就换个皇帝的情况要强——当然,最好上面还是不要是个蠢货,只不过如果是如大元这种极端情况相比,连一个蠢货坐着皇位都显得非常友好了…… 

 至于说原因,没有什么,“稳定”两个字就胜过一切了。 

 百姓喜欢稳定,地主商人喜欢稳定,官员喜欢稳定……只要不是什么想要趁着风浪攫取绝对利益的人,那么大家就都喜欢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