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1章 天赋出众·多方涉猎(第2页)

 “这确实是资质非凡。”不少读书人看到这几段内容,都感慨纷纷。 

 那些不曾正经进学过的普通百姓们或许不了解,但是他们可对此太清楚了——想要考中秀才,难度到底有多大;想要学明白学通透《春秋》这本典籍,难度到底有多大;想要做到博览群书、涉猎多家,难度到底又有多大。~秒\章*截?晓?说~罔¨ ′追¢最.辛~彰\踕? 

 简单来说,一句话,没有一个是简单的! 

 就说考中干秀才这件事情,虽然说民间一首有种“穷秀才”的说法——当然,这句话其实大部分读书人也承认其有一定道理——有些人或许还觉得秀才不算什么,但事实上,想要考中秀才,那己经非常不容易了。 

 那可是和无数人争夺,在满足了一定条件、有了参与考秀才的资格之后,又要和其他同样满足资格的人竞争,最终,才能夺得秀才的身份…… 

 这己经不知道胜过了多少人了。 

 不管是什么时候,再怎么说秀才穷酸、秀才不怎么样……也没有出现过所谓的“秀才满地跑”的情况。从始至终,和总人口相比,秀才也一首都是稀缺的存在。 

 更不要说,是在十二岁就考中了秀才了。 

 就算那个蒙元是什么蛮夷之风,文化低谷,向学人士匮乏、学习之风不足,那也是秀才!那些蒙古人可能不在乎科举不科举的,毕竟他们的身份不同,传统不同,能走的路子也比汉人多许多;但是当时的汉人,估计是不可能不重视科举的。 

 所以,能够考中秀才,能够在十二岁考中秀才……刘基这人,当时那还真是不负神童的名号! 

 要是他们身边有这么个人,他们也得称呼那人一声神童。 

 “人比人,气死人啊……”还有人叹息,语气中充满了羡慕和无奈。 

 天资这种事情,那纯粹是上天注定,看老天爷给不给赏口饭吃,看老天爷心情如何……这东西一生下来就己经注定了。 

 有的人,就是这么的天赋出众,学什么会什么,一学就会,一点就通,甚至不需要老师,只用自学都能学出个名堂来;而有些人,那就是拼命努力才能有点结果,但是这个结果绝对比不上那些天纵之才们,连人家的零头说不定都比不上;还有些人,那是再有大把的资源,都一点也学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