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章 运气·矛盾·死因之谜(第2页)
这话一出,周围人也都感觉自己的情绪缓和了几分。
虽然要求没有生育儿女的妃嫔都要殉葬这件事情也非常不人道,非常不符合仁这种传统道德,但是至少没有那么难以接受了——就是这部分妃嫔那就是非常不幸,如果说皇帝是壮年而亡,不少妃嫔刚刚入宫还没多久,那完全就是倒霉啊!
“要是这样那也就算了。+3`巴.墈`书¢蛧¨ -已¨发.布,蕞,鑫.章?结`”这人摇头,否决了这个说法,叹息道,“明明是大部分妃嫔都得殉葬!不管是没有生育还是有生育,哪怕是生了儿子,儿子都封王了,那还得殉葬……”
“怎么会这样?都生了儿子了还得没命?!”
大家相当难以接受。
这显然非常不符合大众认知——如果没有生育的妃嫔殉葬,虽然也很残忍,但也就算了,毕竟“生育”这件事情对于女子而言就是重要衡量指标,虽然这里面会有一部分刚刚入宫没多久的妃嫔会非常倒霉;
如果是生了女儿和没有生育的妃嫔要殉葬……更残忍了,让自己的女儿没了母亲,但……但确实儿子和女儿是不一样的……
但是, 连生了儿子都要殉葬……?!这是什么天理?
“你真的没听错吗?不能是这样吧?”
不少人都开口质疑了这种说法。
面对质疑,那人也很平静:“我不能保证我说的就是对的啊,我只是说,我听说了这么件事情而己。”
不少人便觉得,这可能是这人听错了也说不定——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呢?
但虽然这么想,大家心里面还是埋下了根,到底不能当做完全没听说过了。
【但是,他本人的结局乃至洪武八年过世这件事情,其实又确实和后来的大案有点关系——简单来说,刘基在洪武西年,和当时的左丞相胡惟庸交恶,然后被胡惟庸进了谗言,结果就被赐归乡里。等到洪武八年的时候,他过世也是忧愤而死。】
【左丞相胡惟庸,就是胡惟庸案这一绵延十多年的大案的核心人物。】
【至于说他为什么和胡惟庸交恶,个人认为可能和他在关于任命丞相这件事情上的态度有关。】
【最开始丞相李善长犯了错,朱元璋要责罚他,刘基劝说朱元璋多给李善长一点机会,因为他认为李善长就是最合适的丞相人选;后来,李善长辞官归乡,朱元璋就需要任命新的丞相,其中一个人选就是胡惟庸,但是刘基表示,胡惟庸不适合担任丞相,“丞相就像是驾车的马,我担心他会把马车首接弄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