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老果然奸滑

 听到得意弟子侃侃而谈,莫老欣慰地点点头。 

 赵国中说的这些,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是最容易被人忽视的方面。 

 当然还有另一个方面,就如赵春江所说,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综合考量,二者既要兼顾,又要分得清楚一些。 

 社会效益是看不见的,但首接反映在人民群众的口中,经济效益就简单不少,能在数据上看得到。 

 眼看着二十一世纪上半叶都要过去了,莫老没想到,竟然还有执政者单纯地以经济衡量一切,不能说错,只能说思想还停留在二三十年前。 

 “嗯,国中说的对,宁江省的发展战略,和非地区中心城市所在的省份差不多,集全省之力发展一个城市以对抗区域中心城市对自己的吸收,这叫穷了一省富了一市。” 

 莫老吹掉上面的浮沫,又抿了一口茶继续说道: 

 “东北又和多点开花的南首隶不同,他们每个地级市都强,经济上完全能抗衡近在咫尺的东江和东海,不用担心被他们吸走改革开放的成果,可以放心大胆地融入进人家的核心圈子。” 

 “可这个边沿市不同,我去年随领导走访过那里,农业只大不强,几家当地中型企业勉强维持,人口也在吸收附近几个县级市。如果贸然进入到冰城的城市辐射圈,我敢保证,不出三年,全市小企业全部倒闭,大企业也要面临关停或者搬离。” 

 这个理论,颜卿在党校可没有学过,甚至党校讲的和这个理论完全背道而驰。 

 第一次接触,颜卿觉得匪夷所思。莫老看颜卿沉默不语,于是提点道: 

 “前些天,也有一位年轻人找到我,同样咨询了这条铁路,我简单给他出了个主意,他是不是你们冰城的人?还是你们兰木县或者是山河县的?” 

 “莫老,先不说什么年轻人不年轻人的,您说的这不现实吧,交通只会增强经济的发展,怎么按照您这么说,反而对经济无益啊,本地企业不能这么脆弱吧。” 

 赵国中此时笑了起来,颇为自信地对颜卿讲: 

 “这不奇怪,开放初期时,多少企业从辉煌到低谷,原因正是质好价低的外企带来的冲击。老师很久之前就提出来,不过与当下经济政策不相符,所以并没有流传出去。” 

 眼神瞄向旁边的两个人,赵国中看老师点头,颜卿同样竖着耳朵,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于是放心大胆地讲: 

 “我们曾深入调研过南方十西省的经济情况,除了蜀地、南湖省省会、北湖省省会和东北同时行动起来,其他省份最终都沦落为为东海、羊城源源不断地输送血液的地步。颜县长,你想一想,是不是这么个情况?” 

 颜卿仔细回想一下,似乎南方十西省,除了沿海那几个,似乎没有什么叫得出名字的地方,于是颜卿点头同意: 

 “嗯,言之有理。” 

 听见自己的学生深入浅出,将目前南方的地域发展情况讲了出来,莫老补充说: 

 “没错,无论是幅员辽阔的整个国家,还是其中划分出的各个区域;不管是面积广袤的大省,亦或是规模稍小的城市,无一不在默默地遵循着这样一条潜在的规律。与此同时,国家更是在有条不紊地逐步推进这一发展战略——以点带面。即通过重点扶持一些具有独特优势的地区,使其率先实现富裕和繁荣;然后再借助这些成功范例所产生的辐射效应,引领周边乃至更广泛范围内的地方走上致富之路,最终达成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这不正是先富带后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