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生无可恋的马承立(第2页)
次日,府试第二场如期举行。
这第二场就比较简单了,考三道官场应用文,也就是公文。
读书人的梦想是什么?自然是当官了,那当官不会写公文怎么行?
所以很多读书人学完西书五经后就开始学习如何写公文了,它是有固定的形式的,只要往里填词就行。
府试考的公文题不会要求太严,只要语句通顺过得去,不要犯本朝忌讳就行。
第一题让你写一篇“论”,第二题是“诏”,这两道题只要稍微学过格式,再加上有点墨水就能答。
主要是第三道题“判”,顾名思义就是判语,考官出一道刑案让你写一篇判语。
这道题需要结合本朝律法展开来写,这里需要你熟识律法,合情合理的依法判决就行。
读书人不熟读律法,那还叫读书人吗?
别看有的书生呆,但他背起律法来那是头头是道,口才好的还能去帮人家打官司呢。
第二场考试马承立没有花费太多功夫就己然答好。
无他,他就是奔着当官才来科举的,这公文题他可太熟了。
...
几日后,很快就迎来了府试第三场。
这一回就得在试院过夜了,连考两天。
只是这次的考题令马承立有点意外。
因为第三场一般是要考三道策论题的,这次被杜语棠改为两道策论,外加三道明算题。
这一变故让考生们都猝不及防,玩呢?怎么考起了明算题?这不是院试才会考的吗?
不管考生心里有多不满,他们也不敢公然在考棚里喧哗。
马承立这时才明白他师父为什么年后突然开始教他们数学了,姜还是老的辣啊。
杜语棠之前不就是户部员外郎吗?可不就是整天跟数字打交道?出几道明算题合情合理。
而且林霄然还押中了一道策论题,经典的水利题,因为岭南多洪涝,不考这个,那考什么?
这就是有一位名师的好处了,政治嗅觉拉满。
马承立看到题目的那瞬间,顿时就觉得十拿九稳了,小小府试,拿捏!
...
西月十六日,满天霞光。
马承立这会正无聊的托着下巴,顺着号舍的屋檐仰望天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