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上门报喜(第2页)

 “辛苦你来报喜了,多谢” 

 那衙役接过铜板,倒是不嫌少,哗啦啦的又给马承立那是一顿夸,什么人中龙凤啊,金榜题名啊... 

 一样米养百样人,有的人天生就是个势利眼,没什么大格局。 

 也不想想眼前这俩位是谁?那是同知大人的徒弟啊,而且还是九岁的秀才公,将来肯定大有作为。 

 马承立听完之后喜笑连连,花100文买个情绪价值也还不错,至少今天马承立的心情肯定是美美哒。 

 俩衙役走了之后,师兄弟俩都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林霄然在后院花园看着俩徒弟的春风得意,心里也挺高兴的。 

 但高兴归高兴,面上还是要让他们戒骄戒躁。 

 毕竟院试是正式科举的第一步,后面还有三试呢。 

 正如林霄然之前所说的,天下英杰如过江之鲫,唯有戒骄戒躁志坚者,方能出类拔萃,脱颖而出! 

 马承立和王元凯听进去了,是啊,只是中了个小小秀才,有什么值得沾沾自喜的? 

 后面还有乡试、会试、殿试呢! 

 既然中了榜,那家里肯定都还等着呢,林霄然当即放了几天假,让徒弟们回去祭祭祖宗吃吃席。 

 但马承立还不能回潮阳县,因为按照惯例,明天知府大人会设宴邀请新晋秀才到府衙一聚。 

 一是让新晋秀才感恩提学官的提拔。 

 二是给这群新秀才互相结交的机会,以后出了义安府,那大家还能沦个同乡之谊呢。 

 这不,喜讯传来没多久,府衙的帖子就送上门来了。 

 而远在庐陵府的大师兄秦思瑜,不出所望的中了榜,甲等第二,同样也是廪生。 

 江南廪生的含金量可想而知,大师兄真就靠着一股莽劲在庐陵府杀出一条血路来。 

 10岁的廪生在江南是什么概念?那是天纵之资啊。 

 这都归功于林霄然这么多年的教导还有秦思瑜本身的自律自强! 

 ... 

 黄昏时刻,雨停了,乡野群鸟纷纷出来展翅遨游天际。 

 今年义安府的中榜公文经过信差的快马加鞭,各县衙都己然收到。 

 潮阳县衙一收到喜讯,立马派喜差分别上门报喜。 

 三石村。 

 一行衙役敲着铜锣打着鼓,喜气洋洋的来到村口。 

 紧接着,他们还在村口处放起了一串鞭炮,噼里啪啦的,瞬间引来了几个刚下田回家的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