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科举只是小考(第2页)
“虽然徒儿不服,但徒儿会把心中的不服化为激励,鞭策徒儿超过一山又一山!”
宋懿听完之后顿时就哈哈大笑起来,显然杨才瀚的回答很让他满意。
这个小徒弟虽然天赋不算上等,但贵在有自知之明。
有自知之明的人在官场上能比别人活得更久,他开始喜欢这个徒弟了。
随即,宋懿盯着杨才瀚很是狂妄道:“你们岭南文风不盛,大多数都是短中取长,披沙拣金”
“你虽然中了秀才廪生,但若是把你放到江南这边考,指不定还考不上呢”
话虽难听了点,但宋懿说的也是事实,来自卷王地区的蔑视。
宋懿顿了顿,又抚着胡须说:“不过嘛,为师对你的要求不高”
“不需要你考一甲二甲,只需要你以科举入士就行”
“科举只是小考,而步入官场才是你的大考,为官之道才是重中之重,可明白?”
杨才瀚听了首发愣,毕竟他现在年岁小,局困在科举考试当中,自然还不清楚官场真谛。
殊不知科举还有另一个目的,白首穷经,牢笼志士!
旁边的杨德茂深有体会,考得好的不如送得巧,送得巧不如生得好。
宋懿看杨才瀚还反应不过来,轻咳一声摆摆手道:“算了,你以后就会明白为师这番话的”
“记住了,圣贤书是拿来给别人看的,而不是拿来做事的,拿来做事百无一用!等你想明白了这话,你就小有所成了”
杨才瀚又是一惊,这有点超乎他的认知。
这是一代大儒该说的话吗?圣贤书不能拿来做事?那为什么师父能成为一代大儒?
想不通,实在有点想不通,杨才瀚只得恭敬的拱手道:“师父说的话,徒儿一定谨记在心”
“虽然现在还有些不懂,但师父说的话都是为了徒儿着想,徒儿感激不尽”
宋懿满意的点了点头,淡笑道:“孺子可教也,过几天你就随为师回江南吧”
杨才瀚神采飞扬的回道:“是,师父!”
...
但见时光流似箭,岂知天道曲如弓!
转眼又过了几个月,时间来到了武德十三年,阳春三月。
自从大师兄秦思瑜回来了之后,马承立和王元凯不知不觉的就跟着卷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