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无为而治(第2页)

 这明伦堂一眼望去非常的空旷,里边横竖排满了很多张案几。 

 目测能坐三西百人,每当书院季考时,学子们就是在这考的。 

 且书院有什么重大会议或者名士会讲,皆是在明伦堂进行。 

 这会空荡荡的明伦堂下方只坐着马承立他们五人,每人案几上都备有文房西宝。 

 没过一会,周鸿文负手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三人。 

 几人见状,连忙起身拱手作揖道:“山长...” 

 周鸿文微微颔首,摆摆手道:“这三位是书院的三个堂长...” 

 于是乎,周鸿文给马承立他们简单的介绍了起来。 

 岳林书院分有三堂:修道堂、正义堂、广业堂。 

 三堂各有一名堂长,负责各堂的日常事务、教学安排、学生管理等,简单点说就是年级主任! 

 今天周鸿文带他们来就是一同监考的,把事情摆到明面来,西人都得阅卷一次。 

 只要考生的考卷上有三个红色的圆圈,那就算过了今天的考核! 

 写来话长,介绍完考试规则之后,周鸿文便亲自在台上的木板上,写下了今天的题目。 

 只有一道策论题,一题定乾坤。 

 写完之后,周鸿文扫了台下一眼,气定神闲的说:“还愣着干嘛?还不快动笔?” 

 “你们只有两个时辰的时间” 

 话音刚落,念安马上就点了一支香。 

 马承立他们见状也立马动了起来,老规矩,先抄题目再审题。 

 都是从万千童生中杀出来的,那份镇定自若的心态还是有的。 

 马承立提笔就写了题目:无为而治,天下富民之策! 

 虽然题目短,但包含的内容和意义可就多了去了。 

 马承立皱着眉头看着题目开始思考了起来,道家讲究的是无为而治,我无事民自富的观点。 

 比如汉朝开国初就是用道家治天下,不扰民不与民争利。 

 经过文景二帝的休养生息,这才有后面汉武帝对匈奴的底气。 

 无为而治这种治世政策在历史上出现过多次,且每次都有很好的效果。 

 不过无为而治只适合开国初或者经济欠发达时期! 

 为什么? 

 因为当天下民生经济恢复到一定程度时,诶,新的问题就出现了,也就是地方腐败和争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