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成功入学(第3页)

 要知道,他家老爷可是很少对别人这么性情外露的。 

 对于那些不相干的人他家老爷都懒得理会说半句话,主打的就是率性而为。 

 待马承立他们走后,周鸿文这才摇头一笑,还拿起了桌上的那封信,将它蜡封后便叫来了一个护卫。 

 “这封信交与乾卫司,叮嘱他们加急送往京城,要快!” 

 “是,老爷” 

 ... 

 这边,念安带着马承立几人去了书办处办理相关手续,每人都领了一块门牌和两套学子服。 

 还领了一张长长的院规,以后要是挨了罚,那就能用到这张院规了。 

 哦对了,“学费”每个季度八两,这八两里还包括了各种各样的学杂费。 

 每个季度八两还是挺贵的,一年下来可就是32两了。 

 马承立不由得在心里肉疼了一下,算了,谁叫人家是大郢第一书院呢?贵有贵的道理。 

 先不说教学质量高,就这里的学子们大多数非富即贵,社交价值远远超过了八两。 

 就如我是清北的,我同学也是清北的,以后我经商他当官,我们互帮互助,做大做强! 

 办理完手续后,念安还贴心的带着他们去斋舍那边认认房间,斋舍也是对应上中下舍而区分。 

 三处斋舍区域的环境倒是都大差不差的,来这里又不是来玩的,能对付过去就行。 

 这里没有什么vip房,不看你是乘牛车还是马车,带了多少个仆人还是跟山长夫人是否相熟。 

 总之,这里的一切比外面相对平等一些。 

 就算老爹是当朝宰相,那也得乖乖来斋舍这边跟人挤。 

 且这里的学子非贵即富,几乎都有带一两个书童,所以书院有给这些书童专门住的地方。 

 只是除了放堂时间能随他们少爷进入斋舍外,其余时间书童都不能进斋舍的。 

 斋舍每间房都是按天干地支排列,这会书院还没放堂,所以斋舍这边挺安静的。 

 念安带着五人来到下舍一处大院子,随后指了指三间并排的房间,笑道。 

 “就这三间房,下舍壬子、癸丑、甲寅” 

 “每间只能住两人,你们自己选一下吧,那间壬子房己经有住一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