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品酒(第2页)

 不过也就是一些奶酪盘、无盐饼干、新鲜水果之类风味并不算很浓重的食物,避免对嘉宾的舌头造成太大的负担,影响到一会的品酒。 

 开场致辞时间也不算久,大概也就是十几二十分钟的样子,随后换了个人上台,讲解了一下今天带到现场的葡萄酒,以及品酒时的礼仪。 

 这些内容对现场绝大多数人来说其实都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固定环节罢了,而沈墨则是听得津津有味,表示自己又学到了。 

 简单来说,持杯时要捏住高脚杯的杯脚,这是因为葡萄酒都有最佳的品鉴温度,如果首接握住杯身的话手指的温度可能会影响到酒液的温度。 

 随后将酒杯倾斜45度,在白色背景下观察酒液颜色、透明度及挂杯情况,年轻红酒呈深紫色或宝石红,陈年酒偏向砖红色或琥珀色,而挂杯程度关联酒精和糖分含量。 

 之后就是闻香了,先静态闻香识别果香、花香等初香,随后手腕轻旋酒杯或置于桌面画圈,增加酒液与空气接触面积,摇杯后再次深嗅,捕捉橡木桶、香料等复杂香气。 

 沈墨觉得这一步可能是需要经过专业的训练,他不知道自己的嗅觉够不够用,如果是叶山亮的话,没有接受过相对应的训练也可以吧。 

 最后小口啜饮,可以在酒液入口后轻吸气,这样可以激发隐藏风味,咀嚼动作也能帮助释放单宁,让酒液覆盖口腔各区域,感受酸度、单宁、甜度与酒体平衡。 

 最后将酒吐出,关注风味残留时长及舒适度,优质酒余味悠长且层次分明,这也是为了避免酒精摄入过多影响后续品鉴。 

 听完之后,沈墨也算是对整个品鉴流程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起码一会不至于露怯了。 

 沈墨此时觉得,这恐怕也是主办方专门进行的设计,虽然现场的各位基本上都不需要有这样的介绍,但是谁也不知道有没有像沈墨这样不太清楚流程的参与者。 

 那么干脆将这个流程介绍变成一个固定的环节,那么现场会员里隐藏的新手们就可以体面得装作老手,不至于品尝时露怯,这个环节的理由恐怕就是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