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不道江东一枝花

第一百一十八章:赤裸裸的阳谋,甘之如饴!(第2页)

 “是。”

 酋长们连忙抬头挺身,正襟危坐。

 不多时,几名侍从将一份巨大的地图平铺在地上,地图上标准着现如今的铁勒八旗分布及漠北更北的地区,浩瀚的西伯利亚多为白色覆盖,只有偏南地区有沁润的绿色,一目了然。

 在场所有人都知道白色地带是冻土层,绿色就是拥有短暂夏季,可供耕作、放牧的地区。

 在大漠以北,除了分布于小海左右的外铁勒五部之外,剑河中游,也就是同罗部以北生活着黠戛斯人,传闻中,李陵的后代。

 黠戛斯以北,同样是外铁勒五部北方那茫茫冻土地带中还存在一个古老的族群,称之为驳马国,距离长安京师约一万四千里。其地近北海,需经过铁勒八旗、外铁勒五部的地盘才能够到达。

 驳马国地

处严寒,冬季积雪深厚,树木不凋,传闻中使用弓、箭、刀、槊、傍排等武器,驳马人以马耕田,马色皆驳,因此得名。

 他们喜欢渔猎,以鱼、鹿、獭、貂鼠等肉为食,以皮制衣,由于铁器较少,用陶瓦釜和桦皮根制作盘碗。

 驳马国由多个小君长统治,彼此之间不能互相臣服,经常和黠戛斯人厮杀,驳马人红发、绿眼珠、白皮肤,身形高大,与炎黄血裔大相径庭,这是生活在西伯利亚高原最古老的民族,曾遣使向李世民表示臣服。

 “契苾、都播、斛薛部众大多为数万人,实力最强。”

 “孤以小海西侧之地赐予尔等,骨利干河(安加拉河)、玄阙河(勒拿河)为尔等天然疆界。”

 “骨利干河以东为余吾州,两河之间为北海州,玄阙河以东为玄阙州。”

 “小海西侧之地一分为二,南部为瀚海州,北部为柏海州。”

 “封契苾酋长巴特尔为余吾州刺史,都播酋长苏日勒和克为北海州刺史,斛薛酋长莫日根为玄阙州刺史,奚结酋长达日阿赤为瀚海州刺史、阿跌酋长艾因格为柏海州刺史,正四品下。”

 “另赐第七转勋轻车都尉,视同从四品,一应符诏印玺即日下发。”

 “各州军政悉数由燕然都督府统管,听从燕然都督之令行事。”

 目光如炬,李承乾有条不紊的安排道。

 “唰!唰!唰!”

 侍从用朱砂墨在地图上分别勾勒出了五州疆界。

 “臣等叩谢太子殿下,愿为大唐效忠!”

 五名酋长不假思索的叩首行礼。

 他们不能,亦不敢不同意,因为苏烈、席君买仅仅带了三千突厥精骑就征服了五部,而这还不算是大唐正儿八经的府兵,可见大唐之勇悍。

 何况,他们现在接受的诏命是羁縻州刺史,由部族首领世袭刺史之位,内部事务自治,行进贡,负有一些责任,如忠于大唐、按照要求提供军队物资等等,他们的权力并无多大区别。

 但他们能够享受到成为大唐官员的潜在福利,那就是周边的势力都不敢随意侵犯他们,那将是在挑衅大唐。

 巴特尔、苏日勒和克、莫日根三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因为他们分到的地盘是小海东侧,那片平坦且肥沃的土地,以往为了这片土地,多少族群厮杀不断,从今以后,他们就是这片土地的主人。

 达日阿赤、艾因格虽然分到的小海东侧大多为山岭,但面积广袤无垠,别说容纳两个部族不到六万人,就是六十万人都绰绰有余,他们同样非常满意这种结果。

 “尊敬的太子殿下。”

 “小酋,哦不,臣,余吾州刺史斗胆请求大唐赐福。”

 就在这时,浓眉大眼的契苾部酋长巴特尔站了出来,一脸恳切的望向李承乾。

 这一幕瞬间引起了在场其它人的注意,尤其是同为外铁勒酋长的苏日勒和克、莫日根、达日阿赤、艾因格,一个个都露出了莫名的神色,同铁勒,汝何秀!

 “余吾州刺史有何困难,但可直言。”

 瞥了一眼巴特尔,李承乾淡淡道。

 “下臣请殿下怜悯部族栖息于毡帐,风吹日晒,难以抵挡寒风暴雨。”

 “请大唐协助建造城池,以为余吾州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