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不道江东一枝花

第一百二十一章:现在还是未来,李君羡的决定!(第3页)

 “既如此,太子殿下在或不在,对你来说,又有什么区别呢?”

 赵节继续道:“百骑司是陛下耳目,但这天下的消息瞒得住百骑,自然也瞒得住别人。”

 “你的意思是....”

 李君羡似乎猜到了太子李承乾的去向。

 “还是那句话。”

 “武连郡公不为自己想想,也要为子嗣考虑。”

 “陛下是陛下,太子是太子,我可以为你准备马匹,干粮。”

 “只是究竟是从云中到北庭大都护府,再到燕然都督府,然后折返居延都督府。”

 “还是直接前往,这就

看你自己的选择了。”

 就这样轻飘飘的留下了几句话,赵节转身离开了书房。

 留在原地的李君羡第一次陷入了痛苦的抉择之中,太子此时此刻应该已经前往河西,或者是正在前往河西的路上,他现在要寻到太子,最快的路径莫过于向西前往丰州,然后南下灵州,再到兰州,能找到河西郡王就能找到太子。

 可他不能这么做,正如赵节所说,这天下是谁的还不一定,他50岁了,能活多少年,他的儿子李义元才20岁,能扛得起李家的门户吗?

 何况人死如灯灭,他这个开国县公爵位在他死后能否降等传袭到李义元手中都是一个问题。

 最终,李君羡做出了前往北庭大都护府的决定,他没有背叛陛下,却给自己留了一份余地。

 ...............

 远在齐州,南依泰山,北跨黄河,背山面水,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人口密集繁华之地。

 正因如此,皇帝李世民才会在贞观十年将第五子李佑改封齐王,都督齐、青、莱、密等五州诸军事、齐州刺史,可见其对亲生子嗣的宠爱。

 可惜李佑因为生病滞留长安,一直到贞观十五年初才前往齐州封地。

 或许是因为体弱多病的原因,导致这位大唐齐王养成了乖戾性子,就封之后开始放飞自我,喜好游猎,收昝君谟、梁猛彪为侍从,引起了御史的关注,多番弹劾。

 皇帝知晓后,免去齐王长史薛大鼎之职,任命权万纪为李祐长史,多次写信责备李祐,任用了谨慎正直的校尉韦文振为王府典军,约束李祐。

 “混蛋。”

 “他怎么敢?他怎么敢不经过本王的同意就这么做?”

 “是谁给他的胆子?本王是君,他是臣。”

 李佑在王府中勃然大怒,怒吼咆哮。

 就在刚刚,权万纪不经过他的同意,擅自放逐了王府侍卫昝君谟、梁猛彪二人,这已经是在践踏他这个亲王的威信了。

 “佑儿,慎言。”

 阴弘智目光严肃的看着李佑,提点道。

 “舅父。”

 面对自己母亲唯一的兄弟,李佑并未像刚才一样暴虐,而是露出了委屈的表情:“本王这个亲王天天在这里挨训,就连自己的侍卫去向都无法决定。”

 “佑儿。”

 阴弘智苦口婆心的劝说道:“古之成大事者,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昔日,淮阴侯韩信尚且有胯下之辱,你如今只是为小人所欺。”

 “权万纪此人沽名钓誉,心胸狭隘,倘若被他知道你今日大发脾气,恐怕又会在陛下面前作妖。”

 “莫要忘了王府典军韦文振和他是一起的,王府内外诸事悉数掌握在别人手里。”

 “舅父。”

 李佑越想越生气,恨不得拔刀杀了二人,低吼道:“难道我就这么任由他们欺负?”

 “我可是齐王,当今陛下的亲生子嗣。”

 “他们是谁派来的?”

 阴弘智只用了一句话就让李佑心中怒火瞬间压抑下来。

 “父皇。”

 李佑憋屈的吐出了两个字。

 “这是陛下赋予他们的权力。”

 “你想要摆脱这一切,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明白谁才是罪魁祸首。”

 燕弘智的话语间充满了诱导性。

 “舅父,我明白了。”

 李佑眼眸中闪烁着愤怒、怨怼、憋屈、不甘,心中逐渐生出了一颗种子。

 瞧见他的表情变化,阴弘智脸上掠过一抹异色,没有继续说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