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不道江东一枝花

第一百三十三章:吐蕃异动,软饭王松赞干布!(第2页)

 “唯一的缺口就在于白兰山、积石山之间的乌海地区及柏海不远处的黄河渡口。”

 “仅设有乌海东岱、那秀东岱、孙波东岱。”

 “可用之兵两万五千,就连抵御党项人都很困难,更别提唐军了。”

 四贤臣之一的吐弥补充道。

 “以大唐如今的侵略性,未尝不会在征服吐谷浑之后对我国下手。”

 “我国决不能眼睁睁看着吐谷浑被灭

。”

 赤桑扬敦出言道。

 “没错,齿亡齿寒。”

 茹勒杰、拉布果嘎等吐蕃大臣无一不是这种看法。¨狐?恋+蚊¢学¢ ,吾?错′内`容~

 大唐比之大隋更加具备进取心和实力,那位高高在上的天可汗又怎会放过一切征服雪域高原的机会。

 “大相以为该如何做?”

 松赞干布并未直接发表意见,而是询问起了一旁的禄东赞。

 “卧榻之侧,怎容他人酣睡。”

 “赞普,吐谷浑不能被灭,就算要被灭,我们也要分一杯羹。”

 禄东赞不愧是吐蕃大相,老奸巨猾一般的人,一下子提出了最重要的策略。

 “好。”

 闻言,松赞干布做出了决定,吩咐道:“抽调藏茹、孙波茹之兵前往乌海。”

 “由悉编掣逋(都护)统率。”

 “如若发现唐军出兵,即从乌海驰援吐谷浑。”

 “遵命!”

 尚囊立即应道。

 为了适应新兴的政治和军事需要,松赞干布将吐蕃军队的原有落后兵制打乱重构,仿照北魏隋唐的府兵制度,建立‘五茹六十一东岱’的兵民合一军事组织。

 全境划分卫茹、约茹、叶茹、藏茹、孙波茹,每一茹有十个东岱,再加上吐蕃和象雄边界的十个东岱、一个通颊东岱,总共六十一东岱。

 两个茹二十个东岱,这已经是吐蕃三分之一的兵力了。

 “叔父。”

 “我想请你以赞普妃访亲的名义由河西入关中,前往长安。”

 接着,松赞干布的目光投向了论科耳,这位吐蕃王室最杰出的长者。

 “是,赞普。”

 论科耳明白他的意思,无非是借此探查唐军虚实,径直领命。

 五月中旬,吐蕃调动了两个茹、二十个东岱并苏毗、多弥、白兰之附庸军总计十二万余人进驻乌海。

 这一动静很快被大唐捕捉到了,李承乾立即在西宁城召开了军政会议。

 ...........

 河西王府正殿。

 左侧是随同太子而来的裴行俭等将领,右侧是唐嘉会、马巍、姜岳等河西王府属官,右下首坐着李象。

 “啪嗒!”

 一身玄色金丝边劲装的李承乾将手中的帛书像丢垃圾一样丢掉,不屑道:“松赞干布未免太小家子气了。”

 “孤在一个月前就已经命人散步消息,他现在才反应过来,只调动了12余万军队。”

 “我要是他,这会儿直接调动二十万人压在乌海,坐山观虎斗。”

 “如若我军对吐谷浑动手,吐蕃直接从乌海向北,沿黄河进攻定羌城、西宁城。”

 “这样一来,就算我军攻破了伏俟城,归路已然被切断,进退不得。”

 “到那时,吐蕃大可与大唐谈条件,以吐谷浑全境换取我军。”

 “别说吐谷浑的地盘,就算是湟水谷地、黄河谷地怕不是都能获得。”

 ‘???’

 话音落下。

 一众官员、将领脸上都露出了懵圈表情。

 “殿下。”

 “松赞干布之所以知道我军动向是您...”

 河西王长史唐嘉会小心翼翼的问道。

 “是啊。”

 双手一摊,李承乾毫不在意道:“区区一个吐谷浑,不过是芥藓之疾。”

 “吐蕃就不一样了,松赞干布可是个不世出的枭雄。”

 “这家伙取了五个妃子,第一个芒妃墀江,来自羊支(娘氏),羊支由此融入了吐蕃,成为吐蕃各部之一。”

 “而且,芒妃墀江诞下了松赞干布唯一的儿子共日共赞。”

 “第二个象雄妃勒托曼,羊同(象雄)王喀耿泽之女,次年羊同(象雄)新王李迷夏求娶松赞干布的妹妹赛玛噶为赞蒙(皇后),二者缔结了盟约,实现了雪域高原的短暂统一。”

 “借助象雄的威慑,松赞干布实现了吐蕃内部的变革,以此奠定了强大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