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不道江东一枝花

第一百三十九章:大战在即,笼罩着雪域高原的杀机!(第2页)

 “是。”

 五人齐齐应声。

 定羌都尉拓跋渊后背冷汗直冒,他知道太子这是故意在警告他,因为他刚才就是想要将白兰部众全部收为己用,毕竟二者都是羌人。

 “下去准备吧。”

 摆了摆手,李承乾示意道。

 “是。”

 一时间,在场所有人都陆续离开了河西王府。`欣¢纨_

夲/鰰~占+ ¢首~发*

 “孤走后,西宁城一切事宜全部交由你处理。”

 “你要从西宁的吐谷浑人、羌人、汉人中选出三万人,重新整军。”

 “整个吐谷浑故地乃至雪域高原,最适合耕种、畜牧的地区莫过于黄河谷地、湟水谷地及河口地带。”

 “其中,黄河谷地、湟水谷地位于积石山北麓,筑有西宁城、定羌城,人口分别为六十万、五十万。”

 “河口地带位于积石山南麓,原本是白兰羌的栖息之地,距离不远处就是松州。”

 “这里是唯二通往吐蕃的通道,更是大唐山南道、剑南道与雪域高原贸易往来的唯一门户。”

 “因而,这里必须筑城而守,白兰部众及那秀小东岱的吐蕃人加起来大约有十万人,这还不够。”

 “一旦白兰城筑成,孤会让四海商行从山南道、剑南道招募没有田地的汉人前往河口垦荒,不出一年时间,这里的人口必然会呈现暴增之势,从而赶上西宁城、定羌城。”

 “此役过后,再无吐谷浑,吐蕃不仅仅会丧失十二万大军,多弥、苏毗的人口还有乌海东岱、孙波东岱的吐蕃人会被一并迁至乌海,筑一座乌海城。”

 “小昆仑(巴彦喀拉山)将会成为我们跟吐蕃的天然屏障,很长一段时间,松赞干布都要在家舔伤口。”“乌海城是未来的西海都护府同吐蕃对峙的中心,更是西海都护府治所。”

 “伏俟城、西宁城、定羌城、白兰城,这些都是大唐重点发展的地方。”

 “孤欲以西海西畔设立西海郡,郡治为伏俟城,辖通海五城,即五县。”

 “西海东畔设立青唐郡,郡治西宁城,黄河谷地设立河湟郡,郡治定羌城,河口地区设立河源郡,郡治白兰城,位于阳关之西的且末城、典合城及二十万吐谷浑部众设立楼兰都督府。”

 “我之所以让你先选出三万人,便是做为西海四郡的郡兵,尤其是河源郡,须得布置一万五千人驻守。”

 注视着唐善会,李承乾叮嘱道。

 “请殿下放心,臣一定会在大军凯旋之前搭建起青唐郡、河湟郡的官府衙门,接管定羌城。”

 唐善会完全领悟到了李承乾的意思。

 吐谷浑故地幅员辽阔数千里,西海南部有山脉做为天然阻隔,乌海即山脉之间的唯一平坦地区。

 西海都护府设立在这,不单单是屏障,更是进攻吐蕃的前哨站,而吐蕃在北部设立的那秀小东岱、乌海东岱、孙波东岱、多弥属邦、苏毗属邦、白兰属邦人口全部被大唐夺取。

 这样一来,吐蕃面对西海都护府处于下风,大唐就可以趁着这个时间发展西海四郡。

 要知道,西海郡有70万吐谷浑人,青唐郡人口约60万,河源郡有50万党项羌人,河源郡未来会迁移白兰羌人及吐蕃人约十万,但其靠近松州,四海商行不遗余力的招募汉人前来垦荒,不出半年时间,当地人口必然会突破二十万。

 这就是说,西海四郡人口会达到200万,这已经超过了大唐陇右道的在籍人口,吐蕃人口也就三百万,一个西海都护府完全可以单独对付吐蕃。

 如若平灭吐蕃、象雄,大唐将完全占领雪域高原,西海大都护府统治的地区将会匹及北庭大都护府。

 “好。”

 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李承乾头也不回的离开了河西王府。

 ...........

 与此同时。

 乌海附近,一座夯土筑造的小城。

 这里本来是吐蕃乌海东岱的据点,管辖着乌海东岱一千五百户吐蕃人,更是为了近距离监视多弥属邦,如今成为了十二万吐蕃军队的军营驻地。

 “悉编掣逋。”

 “西宁城传来消息,唐军动了。”

 论钦陵兴致勃勃的拿着一份羊皮纸誊写的讯息进了官守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