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征伐万界的基石,长风万里尽唐歌
“西海数千里之地,幅员辽阔,五郡人口多达200万。,小/税-宅, ?已~发?布`罪′芯?章~结·”
“若要经营此地,该从何着手?”
站在昆吾原上,戈壁滩的炽热、干旱完全被隔绝在外,李承乾考校起了唐善会。
‘咯噔!’
听到这话,唐善会额间直冒汗,这不是简简单单的问话,而是大唐未来之君对臣子的考量,关系到他日后的仕途,他不敢有丁点马虎。
“禀殿下!”
抹了一把额间的汗水,唐善会正色道:“西海全境长约2400里,南北宽1600里,面积不亚于我大唐的一道,境内山脉高耸,地形多样,河流纵横,湖泊棋布。”
“昆仑横贯中部,念青唐古拉山峙立于南,祁连山矗立于北,茫茫草原起伏绵延,柴达木盆地浩瀚无限。”
“大江、大河之源都在这里,这里可以说是我华夏文明的发源地。”
“自古以来,羌人在这片土地上逐水草而居,西海战马骠锐勇悍,配上甘凉之士,故而有‘西凉大马甲天下之说’,臣以为治西海须得行畜牧、农耕并行之制。”
“尽管有黑麦、燕麦、青稞等高产作物种子,但要在这里大规模发展像河西、甘陇等地的农业,不可能。”
“能够开辟出来的农田须得是大河畔,似湟水谷地、黄河谷地、河口之地。”
“相比之下,这里的草场及高原环境孕育了不下于漠北的畜牧体系,足以养活数以百万计的牛羊、马匹。”
“若以北庭、西海两大都护府治下为大唐畜牧之地,不出十年,我大唐牛羊、战马不缺矣!”
“是故,臣以西海四郡归化吐谷浑人、羌人、汉人为主,先行开垦湟水谷地、西海畔、黄河谷地、河口的田地,种植粮食作物,以满足西海大都护府治下人口需求。”
“在戈壁滩、荒漠上种植紫花苜蓿,同时建立储水、分水的灌溉体系,以发展畜牧业。”
话音落下。
在场陷入了一片沉寂,唐善会忐忑不安的站在原地。
“还不错。”
微微抬头,李承乾淡淡道。
“呼!!!”
唐善会顿时松了一口气。
“除了畜牧业、农业,西海还有两大优势,你忽略了。”
“其一,西海全境大大小小的湖泊多达上千个不止,哪怕是咸水湖,以西海为例,鱼群庞大。”
“其二,西海境内盐湖众多,盐本身就是一种稀缺的生活品。”
“其三,西海蕴含了大量矿产资源,金银铜铁、石棉、煤等,西宁城的冶炼工坊可以向其它三郡复刻。”
“这...”
李承乾提出的三点,唐善会认可第一,第三点,第二点却无法苟同。
“你想说西海之盐大多为毒盐,并不能食用,对吗?”
“啪!”
提及此,李承乾将一本小册子丢了过去。!咸¨鱼+墈!书? +首~发^
“殿下。”
“这....”
拿着小册子,唐善会有些傻眼。
“《原盐提炼法》,上面有记载如何对盐碱湖的盐进行提纯、祛除毒素。”
“什么?”
这一消息让唐善会瞪大了眼睛,死死地抱住了小册子,这不是一本小册子,这是西海的财源啊,有了它,西海就能够把盐湖化腐朽为神奇。
整个西海的盐全部开采出来,足以供应大唐三百六十州,近在咫尺的吐蕃、象雄等族群就更不必说了。
“哒哒哒!哒哒哒!”
就在这时,一阵马蹄声从远处传来,由远及近,很快一大群人出现在了李承乾跟前。
“参见殿下。”
为首的官员立即翻身下马,行了一礼。
“都带来了?”
瞥了一眼,李承乾询问道。
“殿下。”
“这些全都是吐谷浑、党项、白兰、多弥等部族中最擅长养马之人。”
指着身后跟着的上千人,东宫厩牧署丞宇文岳赶紧汇报道。
“可。”
环视众人,李承乾点了点头。
“天神!”
然而,跟着到来的胡人们看见出现在戈壁滩、荒漠中的昆吾原,一个个跪倒在地上,五体投地,眼神中充满了不敢相信。
“这...”
宇文岳刚想训斥他们,眼角余光却看见了昆吾原,同样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