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李世民的疑心,魏王行动不便,汝当勉励之!
贞观十六年,七月中旬,关中地区进入了最炎热时期,酷暑笼罩着帝都长安。,咸_鱼+墈.书,蛧. *毋`错*内*容/
太极宫,甘露殿中,头戴翼善冠,身穿圆领右衽赭黄袍,脚蹬乌皮六合靴的李世民埋头批阅着中书省递交上来的奏章,这些都是关于大唐三百六十州的要紧政务。
“踏踏...”
一名御前内侍匆匆闯入了殿内,急声道:“陛下,左武卫将军在外求见!”
“李君羡回来了?”
微微抬头,李世民脸上露出了一抹惊疑之色。
几个月前,他曾派李君羡前往塞北召回太子李承乾,从那以后,李君羡就像消失了一样,派出去的潜龙卫被人截杀,以至于没有任何消息传回来。
在这个时候,李君羡回到了长安,莫不是太子回来了?
想到这,这位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不由得露出了急色,吩咐道:“快,让他进来。”
“是。”
御前内侍领命下去。
没一会儿。
“参见陛下!”
一道风尘仆仆的身影出现在了甘露殿中,正是百骑司统领、武连县公、左武卫将军李君羡。
注视着眼前的李君羡,李世民皱了皱眉,他隐约觉得这家伙身上多了一股莫名的杀气,但究竟从何而来,他实在是想不明白,难道是这一路上遭遇了伏杀。
“太子呢?”
当即,李世民询问起了李承乾的去向。
“禀陛下。”
“太子在西海。”
“这是太子殿下让我转交的奏章。”
李君羡从怀中取出了一份帛书,双手呈上。
“嗯?”
龙目一扫,李世民面色凝滞住了,他还以为李承乾已经回到了长安,谁曾想竟然还在青塘(青海)。
御前内侍很有眼力见的接过帛书,而后恭敬地上前递给了李世民。
‘唰!’
只见李世民打开一看,脸色骤然变得阴沉起来,沉声道:“这是何意?”
“陛下。”
“末将从云中出塞北,经北庭大都护府、燕然都督府治下转向居延都督府,再前往青塘。”
“那时的太子殿下与河西王殿下已经击破了吐谷浑,全取吐谷浑之地。”
“目前,西海治下有部众200万,另有十万西海军,由羽林将军、河内郡公统率,位于阳关以西的典合、且末二城则由轻车都尉、甘谷县侯席君买控制,建有两万五千楼兰军。”
“这是太子殿下拟定的关于西海大都护府、楼兰都督的名单。¨墈~书`君* !埂/芯¢嶵_快.”
“末将已将陛下旨意转述予太子殿下,太子殿下言明陛下若同意,他便与河西王回京。”
提及此,李君羡眼神有些躲闪,似是畏惧,更似不敢。
“呼!!!”
紧紧的攥着手中的帛书,李世民脸上一阵青一阵紫,压抑着怒火,嘶哑的声音在殿内响起:“高明这是在威胁朕?如若朕不同意,他是不是就要率十万西海军进攻长安?”
“陛下。”
李君羡无奈的回道:“太子殿下还有几句话想让我转呈陛下,只是末将不敢说。”
“说。”
目光如刃,李世民死死地盯着李君羡,他想知道李承乾究竟还能更过分到哪一步。
“太子殿下言之:如若陛下不同意,他会很不高兴,他不高兴,那党项诸羌、吐谷浑各部并西海200万人就不高兴,而且,他不敢保证吐蕃会不会高兴。”
“混账东西!”
没等李君羡说完,李世民已经完全压抑不住内心的怒火,大声咆哮道。
太子李承乾这已经是堂而皇之的威胁大唐,威胁他这位高高在上的天子了,什么叫做西海200万人不高兴,什么叫做吐蕃不高兴。
“陛下。”
“末将以为不若同意了太子殿下所请。”
就在这时,李君羡低着头建议道。
“你是不是还知道些什么?”
“把太子在西海做下的事情都说出来。”
俯视着这位跟随已久的亲信部下,李世民恢复了面无表情的模样,让人猜不到他的心里在想些什么。
“是,陛下。”
李君羡依旧低着头,一五一十的讲述道:“去岁,河西王领亲事府降服了党项诸羌,迁徙三十万于湟水谷地,并河西之汉人、吐谷浑人合计六十万,于鄯州以西,湟水中游河谷盆地筑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