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东宫再出招,李泰无能狂怒!
午后的阳光格外炽热,卢国公府书房的气氛却有些僵滞。/幻`想+姬. ,耕?薪!蕞`全^
“阿耶。”
“我们都听你的。”
程家三兄弟向来孝顺,纷纷开口表态。
“大老黑的两个儿子都像了他,没有半点城府。”
“李靖的长子李德謇、次子李德奖没有承袭半点军略,长于政事。”
“徐茂公的长子李震、次子李思文倒是都有不凡的武艺,不过像了这家伙,行事谨慎。”
“还有就是李孝恭的几个儿子。”
此时,程知节如数家珍,将贞观一朝勋贵子嗣一一点评。
“这...”
程处默、程处弼愈发懵了,唯有程怀亮知道他在做什么。
“我要是没猜错的话,太子登基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召回宗室,行分封制。”
什么?
整个书房仿佛落下一颗深水炸弹,程处默、程处弼都傻眼了。
“阿耶所言极是。”
“太子殿下对于宗亲非但没有历朝历代那般忌惮,反而多有宽纵。”
“无论是东宫属官,或者是公主驸马,全都给予了施展才华的机会。”
“此举倒像是为了填补一些空缺而提前准备。”
程家诸子中最具政治才华的程怀亮赞同出声。
“阿耶。”
“太子殿下要行分封制,这与我们何干?”
程处弼有些懵懂的问道。
“朽木。”
程知节把目光投向了长子:“你也是这么认为。”
“呃呃。”
程处默无言以对,因为他的想法跟程处弼一样。
“唉!!!”
瞥了一眼两个儿子,程知节长叹了声,这让他更加坚定了心中的想法。’
“大兄,三弟。”
一旁的程怀亮赶紧解释道:“太子殿下实行分封的最大原因是为了解决大唐内部矛盾。”
“而实际上,大唐真正的不稳定因素来自于士族。”
“只有分封之后,士族被分拆,前往各个封国,大唐三百六十州的百姓才能得到属于他们的土地。”
“只有这样,太子殿下才能够确保治下是一片可以按照他的想法肆意挥洒笔墨的空白。”
“勋贵跟士族最大的区别在于士族多从文,勋贵多从武。”
“一如关陇门阀、山东士族、江南士族之间的差异。”
“分拆勋贵家族,不仅仅可以帮助宗室立足外域,更能够解决大唐内部资源不足的情况。”
“就像现在一样,多少人追逐军功,可真要等大唐平定四夷,化为国土,哪里来的这么多军功?”
“军队是有数的,军职、官职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秒\章*截?晓?说~罔¨ ′追¢最.辛~彰\踕?”
‘原来如此!’
直到这时,程处默、程处弼才明白了程知节的意思,恍然大悟。
“老大,你自幼与吴王相交,从今天开始,你就行走于吴王府。”
“啊?”
程处默懵了。
“你觉得以你的脑子,我死之后,接任卢国公府,你能玩得转朝堂吗?”
凝视着自己长子,程知节问道。
“不能。”
摇了摇头,程处默对自己的认知很清晰。
“那你觉得你的军事能力跟朝堂上那些老将,还是东宫那些将领,如何?”
“自是不如!”
程处默想也没想,脱口而出。
朝堂上的老将哪个不是历经隋末乱世,死亡中走出来的,他如何能比。
至于东宫那些将领,一个个都经历了薛延陀灭国之战,论才华,论战绩,他更是不如。
“那你留在大唐干什么?”
“给你老子我送终啊!”
程知节大声呵斥道:“朝廷诸多宗室亲王就藩,首当其冲的就是河西王、吴王。”
“前者已经建立了班底,河西王更是亲自征服了党项诸羌。”
“太子殿下对于河西王不可谓不关爱,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吴王府中多为江南士族、淮南士族,文治有余,武功不足。”
“你过去正好当典军,更是吴王麾下第一大将。”
“未来,吴王就藩,封国之中的武将第一人不比你在大唐混吃等死强?”
“啊这?”
闻言,程处默都有些心动了。
“阿耶。”
“那我呢?”
程处弼指了指自己,一副猴急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