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第一武卒爆裂无声

第152章 锁龙(第2页)


 如此残酷的手段他和余贵在战场上历经生死的人压根都没当回事。


 只是翁修却吓得面目惨白,浑身抖若筛糠说不出话来。


 虽然他亲眼见识过戎人的残忍作为,看如此近距离感受到血淋淋地画面。


 一时间人还是有些难以承受。


 “魏狗,有本事就杀了老子……”


 谁曾想古昔达出乎意料地硬气,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朝着薛云叽里咕噜地辱骂起来。


 “余贵,带出去上点手段,不要让他轻易死了。”


 薛云轻描淡写地摆了摆手。


 “是!”


 余贵面无表情地拖着古昔达离开了大帐。


 没过多久。


 整个临时营地不断回响起了瘆人痛苦的惨叫。


 “翁功曹别害怕,我们通常只有对付戎人和叛徒才会这样。”


 为了避免令人误会,薛云朝着惶恐不安的翁修露出了一个和善的笑容。


 “……是,戎人就应该这样对待。”


 翁修沉默了会儿,脸上都强挤出一个难看的笑容。


 “趁着有时间,翁功曹不妨和我说说河阳府高郡守的事情吧。”


 薛云没有过多安慰,仅仅只是不经意地岔开了话题。


 “好!下官这便一一道来……”


 神经紧绷的翁修似乎都放松了一些连忙开始述说道。


 河阳府郡守的全名叫高威,今年四十岁左右,中原人士,出身寒微,家族世代务农。


 少年时高威性情豪爽慷慨,由于家乡临近东海城,当地深受任侠气息影响。


 善于刀剑骑射的高威都开始以豪侠之气着称当地。


 后来东海城频繁发生暴乱,盗匪蜂起。


 不少东海城的盗匪曾越境袭击高威的家乡,而高威却站出来组织起当地大族豪强进行自保,在此期间多次击退盗匪,名气愈来愈大,并且受到过朝廷的表彰。


 甚至当年朝廷派兵前去镇压东海城的时候,高威都曾有过参与,还是为数不多能取得战果全身而退的人。


 此后高威一步步崛起,直至成为了如今的河阳府郡守。


 若非因为家世背景的关系,恐怕他早都能调入朝堂成为一方重臣。


 不同于吕望,高威是凭借无可置疑的文武能力才打破了上升的通道。


 对于同样出身寒微的翁修而言。


 高威简直可以称得上他们这些底层文士憧憬追究的对象。


 即便是出身豪门望族的孟长舟对其都是深感佩服。


 所以不怪乎他们都非常相信高威。


 “大人,人已经愿意交代了。”


 当翁修说完的时候,帐外的惨叫声都渐渐平息了下来。


 很快,余贵的声音便打断了薛云的沉思。


 “把人带来吧。”


 薛云干脆把高威的事情暂且先抛到了脑后,打算先解决眼下的事情再说。


 一件件来,不急。


 “是!”


 古昔达再次带进来人都变了个样,浑身血肉模糊,浓郁的血腥味甚至都压过了散发的恶臭味,使得翁修看了眼便差点忍不住呕吐出来。


 “回答我,你们的主力是何时离开的,如今又去了什么地方,为何你们没有跟着离开……”


 薛云上来便问了三个最在意的问题。


 经过酷刑折磨的古昔达显然没有了之前的半点硬气。


 基本上已经是有问必答,一副只求速死的模样。


 尽管古昔达身为千夫长,但他对于戎人大军的行动在不少方面都不太清楚。


 毕竟能发派留守永平县,足以说明对方的首领并不看重他。


 说难听点可能还会嫌弃他不堪大用。


 不过看看他在永平县的所作所为。


 说明他的首领确实没有看错人,古昔达确实跟个废物一样不中用。


 如果严格管束兵马老老实实守住永平县。


 薛云都未必能如此轻松攻破,甚至损失的兵马都不值一提。


 根据他的说法。


 戎人大军离开永平县后曾兵分三路打算汇聚于河阳府城下。


 其中一个原因是大家在看到中原羸弱后都想抢掠多点,一窝蜂地反倒分配不够均匀,干脆各行其是。


 虽然途中遇到了一些阻碍,但三路兵马最后还是成功在河阳府城下会师。


 他们抵达河阳府的时候俘虏了众多工匠百姓。


 在动用工匠打造成出攻城器械后,戎人便让数万劫掠来的百姓充当炮灰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