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一点点的变化

 凉溪村的新闻不多。 

 这一个月里有两件事备受村民们的关注。 

 第一件是那位扶贫同志决定修村里的土路,将道路硬化,将村里每一户人家都联通在一起! 

 第二件是跛了几年的陈婆婆居然能下田做事了! 

 第一件事关整个村子的利益,第二件事对村民来说仿佛看到了奇迹。 

 要知道,陈婆婆的腿被城里的医生说过救不好,耽误的时间太久了。 

 想要正常走路,还需要做手术。 

 做手术,对于村里人来说这可是非常可怕严重的事情。 

 用村民们的视角来看,陈婆婆这个年纪,做完手术都不知道能不能从手术台下来,更何况还要花一大笔手术费用。 

 这次陈婆婆没有做手术,只要每天敷药扎针就好了?! 

 而且还是一个八十老太治好的? 

 老太还是扶贫同志的家属? 

 这是神医啊! 

 贫困村,不止是收入贫困。 

 农村的基础建设往往要滞后于城市,贫困村尤其严重。 

 凉溪村道路不便,没有学校,就连诊所都需要翻山越岭数十里才能看病。 

 医疗是凉溪村的一大难题,很多村民恐惧村外医院和诊所的物价,再加上道路不便导致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加重病情。 

 当陈花双腿利索地走在村子里,当他们知道方同志的家属医术这么高明,并且还会驻守村子。 

 所有的村民对扶贫的态度都变了,准确来说,是对方锦柔的态度变了。 

 方锦柔想要做的事情,原本停滞不前的进度一下子顺畅起来,村民积极性和配合度越来越高。 

 方锦柔和赵刘等人,走遍驻村所辖的3个自然村测量道路。 

 方锦柔白天测量好数据后,晚上和外婆一起将数据绘制成图,向组织申报规划。 

 夏耕之后农闲时期,方锦柔和赵刘在县城租了一台挖掘机和五台拖拉机,和凉溪村村民挖土取石,将那些水洼土路填平压实。 

 村里的青壮年都参与了这次的修路计划。 

 年纪大一些的,也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凉溪村的道路,每一天都有新的变化。 

 * 

 方颖和陈花,赵翠还有村里的其他老人,推着一大桶凉茶前往修路的工地。 

 对着正在热火朝天干活的人们,高声喊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