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好坏(第3页)

 “导演,您这个镜头用的太大胆了。”

 肖景深发现在第三四节,李许默有一台机器用的是广角镜头,整个大殿被他拍的更加广阔,在阴暗的气氛中像是一只随时可能吞噬掉扶苏的怪兽。而嬴政站在这样的阴暗中,却依然像是个绝对的掌控者。

 “这样对峙感更强烈,放心,我这段还是为内容服务的,不是‘为美而美的构图’*。”

 说着,李许默让屏幕转到了肖景深拍摄的镜头上。

 仗着自己年纪小就趴在前面看效果的冉晓看见那些画面,不由地愣了一下。

 “取景范围很小,显得画面很压抑。在两个人都是侧脸对着屏幕的时候,父亲的压迫感被刻意强调了……哇,这段儿更明显。”

 画面中,扶苏面对着镜头,而嬴政是背对着镜头的。

 那张年轻的脸庞上有压抑的痛苦和无奈,嬴政的背影也显得更加冷酷和强大。

 “从电影的景框选取角度来说,在大部分情况下,完全面对观众的角色会更让人产生更亲密的交流和情感代入,背对的人则完全相反……老肖,为什么就连秦始皇说话的时候,你都没有给他一个正脸?他是主角,我们不提露眼原则*,你好歹让人们看见他说话时候的样子吧?还有侧面拍摄的时候,老肖你的空间对比太极端,给人太大的压迫感了,这段戏是父子争吵啊,为什么你拍的好像父亲随时要捅死扶苏一样。”

 肖景深静静地听着导演点评完毕,抬头笑了一下。

 “我突然很想试试这种父子感更强的对比方式,有点激进了,您觉得我的实验效果怎么样。”

 如果不是桑杉有话在前,李许默觉得自己一定就被肖景深这么忽悠过去了。现在他很好奇,肖景深之所以没有给嬴政正面镜头,是不想,是不愿,还是不敢。

 “用镜头表现,你不如用语言表现。”

 李大导演重重拍了一下脑袋,好像突然想到了什么。

 “老肖啊,这样吧,你当一个旁白,给我讲一下,你在拍这段戏的时候,内心台词是什么样的。”

 肖景深:……

 “父亲无意中将孩子置于死地这种事儿是他精神上的七寸,你捏准了打,会有不错的收获。”

 那天晚上,桑杉是这么对李许默说的。

 肖景深站在所谓的秦宫大殿之后,仿佛听见了外面有树叶泛着黄被风吹落在地,一个秋天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著名摄影师拉斯洛·科瓦奇:“构图绝不可以为美而美”,形式应服务于内容

 *电影界曾经一度有“主角必须露眼睛给观众”的原则,打破这一约束的是著名电影“教父”

 老肖啊,你说桑杉是举世无双的好,她对你也是举世无双的狠,祝你幸福。

 电影景框选取部分的总结并非杜撰,大家可以想想大部分作品,尤其是现实主义题材作品是不是都有这种特点。

 ——by今天依然感觉自己很博学的存稿箱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