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歹徒施毒,贾瑞寻凶(第2页)
“每日只可下
些许,”甄保儿狞笑着说道,“这药会令其病势愈发沉重,至多到九月间,便要一命呜呼!”
…………
…………
贾瑞未曾乘坐通州码头的官船。
那官船虽舒适,却甚是迟缓。
京杭大运河者,乃是大周之命脉血管。
运河之上,船只形形色色。
有仅供乘坐的小船,有小型的货船。
亦有中型的商船。
大型货船者,多半为漕船,其将南方之物资,主要是粮食运往北方。
运河于夏季之前,皆是枯水之期。
诸多地方,船只常致搁浅,唯有等待水流。
或是于岸边用众多纤夫拉船。
贾瑞时常瞧见数十乃至上百的纤夫,光着上身,奋力拉船前行。
闻说漕船每年需运粮数百万石至神京。
路途之上的损耗与成本,大抵是运抵京师之数量的三倍。
即是说,运西百万石粮至京师,其消耗与成本竟达一千二百万石。
此于大周而言,无疑是沉重的负累。
对此,贾瑞不过略加留意。
这些事务乃是文官分内之事,哪里轮得到他这武勋之人置喙。
三百突骑相随,再添五十绣衣校尉。
一路如疾风迅雷般向南疾驰赶路。
杜子泰等人方知晓何为雷厉风行。
每日赶路至少二三百里。
十余日的工夫,长江北岸的扬州城己然映入眼帘。
“杜千户且先行过江。”贾瑞吩咐道,“继续搜寻甄家相关之人证与物证。”
“是,属下遵命。”
“莫要打草惊蛇,与此前的行事规模保持一致。”
“属下明白。”
杜千户领着五十校尉自瓜洲渡江而去。
那三百突骑则随贾瑞,往盐政衙门行去。
贾政此次的差事,明里是奉了旨意南巡查看运河安全。
去年发生了几桩大规模响马袭扰漕船之事。
此亦有令甄家松懈警惕之意。
三百铁骑入得城来,登时在扬州城引发了一阵轰动。
待晓得是单骑斩杀北虏可汗的冠军侯贾瑞领队之时,消息一经传开,城中的官宦、百姓尽皆激动非常。
从城门首至盐政衙门,无数百姓簇拥着围观,较之于神京,更热闹了几分。
…………
…………
盐政衙门的大门豁然洞开,然林如海却并未现身。
这位巡盐御史的病症愈发沉重了。
贾瑞身着一袭蟒袍,阔步迈向那后堂,欲去见林如海了。
林妹妹可在否?
贾瑞心中不禁有些激动。
林如海居于内堂的一间卧房之中。
隔着老远,便能闻得一股药香之气。
在房门前,不时瞧见好些卫士手按佩刀巡行。
“拜见都指挥。”
“免礼。”
这些卫士皆是绣衣卫之人。
见得贾瑞这位都指挥,皆上前行礼。
贾瑞摆了摆手。
推门而入。
只见一个妙龄少女正搀扶着一个中年男子起身。
见贾瑞进来,少女的目光也投了过来。
西目相对。
那烟眉之下的一双妙目,还有那眉宇、五官、肤色,皆毫无瑕疵。
这少女,自是林黛玉无疑。
只是因父亲病重,黛玉的脸庞之上,有着明显的焦急之色。
“下官巡盐御史、兰台寺大夫林如海,拜见冠军侯。”
林如海欲挣扎着起身,只是他身形羸弱,面色极为难看,竟是连强撑着起来的气力也无。
“林姑父。”贾瑞赶忙抱拳行礼道,“今日前来并非为了公事,又何必讲究这些官场俗套?今日只论家礼,该是小侄拜见姑父才是。”
贾敏乃是贾瑞正经堂姑,这一声姑父唤得倒是妥帖。
林如海闻得此言,便细细打量了贾瑞一番。
实则林如海与隆安帝每月至少通书信两回。
隆安帝于御批之中,对贾瑞的评价颇高。
此子……
如今可算是得君心之眷。
林如海打量贾瑞之时。
黛玉亦在打量贾瑞。
其第一印象便是英气逼人。
相较于那似老树枯萎般的父亲,眼前的贾瑞英气焕发。
身形修长玉立,透着一股强悍的体魄与蓬勃的英姿。
眉宇开阔,面容俊朗。
眼神之中,亲切里透着和善,与传言里那悍勇武夫之形象似是大不相同。
然贾瑞却又手按长刀,那握刀之手阔大且有力,背宽腰挺。
又有几分武夫的气概。
黛玉瞧了这几眼,便不好意思再细细打量下去了。
只这匆匆一眼,却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嗯,倒也不差。
怪不得姐妹们的信中,对贾瑞尽是夸
赞之辞。
更令黛玉欣喜的,便是贾瑞对待父亲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