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我喊的是这位前辈(2)
“反正没出事前按规矩来,一旦出事撒腿就跑。本文搜:有书楼 免费阅读如果别人都在跑,把巡夜的人全部引走,那就原地藏好,等人走远再离开。”
楼予琼经验十足,在楼予深耳边谈:“这是青阳县里最大的鬼市,据传这座鬼市的鬼掌柜是一位中阶灵师,买卖点小东西靠得住。
“鬼市的大小往往是三方互相筛选的结果。
“买家、卖家、庄家,但凡有一方觉得从这座鬼市里获的利配不上自己的能力,迟早会离开。”
如果是宁老那样的交易者,误入这座鬼市只会看看,不会再来下次。
楼予深缓缓点头,对鬼市有了些了解。
“你以前常来这里交易什么?”她问。
楼予琼嗓音压得沙哑,答:“盐。”
“胆子挺大。”
听楼予深这话也不知是夸赞还是别的,楼予琼详讲:
“官府对盐把控得严,即使如今有通商制,有权售盐的商户也要价很高,她们得为官府筹措军需粮草来换取售盐权。
“但越过商户和官府,追其源头,制盐的灶户能拿到的钱却少得可怜,贩私盐维持生计。
“这里很多人从灶户那里收来私盐倒卖,倒过几手的价格仍比外面低。”
盐政收入占国库收入的相当一部分,对于贩私盐的人,朝廷律令给出的惩罚并不轻。
凡贩私盐者,杖责八十,囚五年。携刀刃者罪加一等,未实供者罪加三等,拒捕者斩。
即使如此严惩,重利之下仍有人铤而走险。
利之所在,无所不至。
“难怪。”
想到楼予琼的米面铺子客源杂,穷的富的都离不开粮。楼予琼能从其中知晓哪些人有买私盐的需求,确实能为她转手私盐提供许多便利。
楼予深不再多问,转口聊:“除了盐,还有什么别的?”
“再就是一些拦路抢的,入室盗的。还有的家里犯了事,会卖一些祖上传的。你可以挑一挑,看看能不能捡到宝。
“鬼市里的买卖不留痕迹,码头船来船往,销路很多。赚多少亏多少都看你的眼力劲和口才,还有运气。”
楼予琼说完,见楼予深不说话,问:“想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