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坑爹不如靠自己(第2页)

 她昨晚翻来覆去想了大半宿,决定今天来沈市最大的批发市场找一找机会。 

 如今的沈城还没迎来大批下岗潮,重工业基地荣光犹在,哪怕是普通工人,腰包也很鼓。这会儿总有人说,奉天城里钱没腰,赚不到钱是草包。 

 这时期崛起的本地人里至少有一半是在武爱街发的家。 

 作为本市最大的批发市场,武爱市场在八九十年代养起了一大批先富的人。 

 林听骑了一小时自行车才来到武爱街,没进武爱市场大门先傻了眼。 

 街边的小饭店人头攒动,面条盒饭应有尽有。两人环抱的蒸屉里是白白胖胖的馒头,一块钱三个;刚出锅的炸麻花隔着十米都能闻到香味儿,胳膊长的大麻花,一根一毛八。 

 市场外也有人摆摊,二十五一双的棉鞋、十五一条的衬裤,三块钱两双的袜子……挤挤插插整条街都是人,一眼看不到头。 

 他们的货源其实就是一墙之隔的武爱市场,从里边批发,走出来摆摊零售,短短百来米就能挣钱。 

 林听搓了搓手,锁好自行车,揣着她的全部家当,雄赳赳气昂昂冲进拥挤的人潮。 

 武爱市场内只做批发,动辄几十、几百件起售,否则也养不出在一墙之隔的地方摆摊的倒爷。 

 “给我拿五百件棉服!” 

 “袜子拿五千双……哎,老兄弟了,给我抹个零啊。” 

 “这个、这个、这个,一样二百双,你再搭我几包鞋垫呗?” 

 林听穿梭在一众豪掷千金的大户中,毫不露怯。 

 只要她不开口,没人知道她兜里只有六十九块九。 

 大件的棉袄棉裤都不用想,没那个本钱。 

 她往小东西的摊位上瞄。 

 头花皮筋发卡,帽子手套袜子……袜子? 

 林听凑过去,问:“叔,袜子怎么卖的?” 

 摊位后的大叔正在数钱,闻言头也不抬地回:“八块一包。” 

 “一包多少双?” 

 “啧……”这一听就是雏儿,大叔有些不耐烦,“十双。” 

 “哦,打扰了。” 

 林听没在第一家买,又去问了几家,价格出乎意料的统一,都是八块钱十双。 

 林听想想墙外那个“三块钱两双”的袜子摊,感觉这活儿能干。 

 她停在比较偏角落的一家卖袜子的摊位前,扬起个灿烂笑脸,脆生生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