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庆幸

 “当然是真的。本文搜:有书楼  免费阅读” 

 刘艳确信的回答道:“一天两顿,上午一顿,下午一顿,能吃多少吃多少,只要不偷偷带回家就成。” 

 真好! 

 三女心中暗道,一天两顿馒头,对于之前只能吃糠,偶尔吃高粱面的她们来说,己经是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了。 

 这也让三人愈加庆幸,庆幸自己选择了嫁到陈家村,否则……哪有这般顿顿吃饱、吃好的日子过! 

 ………… 

 ………… 

 刘巧手曾是一个木匠,他的父亲也是一个木匠,之所以给他取名刘巧手,便是希望他能继承木匠这门手艺。 

 而刘巧手也没辜负自己父亲的希望,将父亲的木工手艺学了个七七八八,成为了凉山郡-南陵县一个小有名气的木匠。 

 夏国的匠人地位虽不算高,但也不至于遭人鄙夷,靠着从父亲传下的木工手艺,刘巧手以前的日子也是过得相当的滋润,不仅讨着了媳妇,媳妇还为他生下了一儿一女,儿女双全,倒也算得上是美满。 

 以前的刘巧手一首以为自己会跟木头打一辈子交道的,虽不算富足,但日子过的也还行,至少有一门手艺,不至于缺了吃喝。 

 可天不遂人愿,随着寒灾降临,整个凉州地界庄稼大幅欠收,百姓们的日子越来越窘迫…… 

 自然而然的,找刘巧手做工的人也越来越少了,毕竟这年头的木匠,大多是靠着给别人打家具之类的活挣钱,百姓们没了钱,自然也就不会想着给家里添家具了。 

 没了家具订单,刘巧手家里的日子也愈发艰难,只能节衣缩食,靠之前攒下的存银过日子。 

 如果只是这样,刘巧手家里倒也还过得下去,只要靠着存银扛过寒灾,届时生活自然能好转。 

 可是…… 

 狗入的朝廷,根本不愿意给百姓们一点活路,在整个凉州接近颗粒无收的情况下…… 

 那该死的朝廷竟然还要征丁和加税! 

 刘巧手所在的南陵县,加税可比太平县狠多了,每户人家必须出一个壮丁参军,再上缴一石粮食,若不愿意出壮丁,需上缴两石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