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改变人生的机遇(第2页)

 这也与唐清的出身有一定的关系,唐清虽然是个读书人,但他的出身其实并不好。 

 出身于富农之家的唐清虽然能读得起书,但也仅限于读书了,至于请名师、大儒教导…… 

 以唐清家里的条件,那是不可能的。?墈~书`屋¨小\税!惘` ~罪?芯^章!結,耕+辛?快′ 

 他的父母能做的也只是给他买一些书籍,让他自己去读,去明悟书中的知识。 

 好在,唐清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因而即便没有老师教导,他仍然能够自学成才。 

 年轻的时候,唐清还算是比较天真的,只以为自己有学识便能功成名就,考上科举实现阶级的跃迁。 

 只可惜……这只是唐清不切实际的幻想罢了。 

 20岁的时候,唐清成功通过了县试和府试,成功获得了秀才的功能,挤身士人阶层。 

 然而,当秀才唐清野心勃勃的参加乡试,打算一举考中举人,获得授官资格的时候,他开始碰壁了。 

 第一次乡试,不中。 

 第二次乡试,不中。 

 第三次乡试,还是不中! 

 乡试三年一次,三次不中,意味着唐清蹉跎了九年。 

 最开始落榜的时候,唐清还以为是自己不够努力,学识不够渊博,后来他才反应过来,他之所以考不中,并非因为他学识不行,而是因为…… 

 他没有背景! 

 乡试是有主考官的,而主考官,往往出自世家大族,作为世家大族出身的主考官,自然会更加偏向他们的族中子弟。 

 似唐清这等富农出身的秀才,在世家大族的眼中跟泥腿子没什么区别,自然不可能得到主考官的青睐。 

 这才是唐清屡屡落榜的原因。 

 意识到这一点的唐清顿时心灰意冷,再也不复曾经的意气风发。 

 年仅20岁便有了秀才功名的他,本以为自己可以通过科举改变自身命运的,可现实往往就是如此的残酷,他有读书的天赋,也有钻研的刻苦精神,但他普普通通的出身,却成为了他致命的缺点。 

 没有良好背景的他,永远不可能得到举人功名,更不可能当上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