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项目成果发布会·数据的胜利
健康管理中心的报告厅像被晨光注满的容器,连后排临时加的折叠椅都透着簇新的木色。记者们的相机镜头在灯下定格成一片黑色的星群,镜头盖轻碰的脆响、笔尖划过笔记本的沙沙声,混着空调送出的、带着淡淡艾草香的风,在空气里织成一张期待的网——所有人都在等那组数据。
陆则衍站在台前时,白大褂的袖口扣得一丝不苟,衬得他握激光笔的手指格外稳定。他面前的显示屏还停留在封面页,“亚健康人群中西医联合干预项目成果发布会”的宋体字在光下泛着冷白,像他即将公布的数据一样,带着不容置疑的严谨。
“项目运行满一年,我们先看核心结论。”他的声音透过音响传开,没有多余的铺垫,像手术刀精准划开表皮。激光笔轻触屏幕,封面页退去,一组红蓝色的折线图猛地跳出来——红色的干预组曲线从纵轴30%处起步,像被风托着的风筝,稳稳上扬至72%;蓝色的对照组曲线则在35%左右徘徊,像被冻住的溪流,连起伏都微弱。
“干预组(中医体质调理+西医指标监测+个性化营养指导)的体质改善率72%,西医核心指标达标率68%;对照组(仅常规健康宣教)分别是35%和40%。”陆则衍的指尖点在两条曲线的差距处,红色和蓝色拉出的空白里,仿佛能看见无数个被改变的日子,“这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每个百分点背后,都是实实在在的生活质量提升。”
台下响起低低的抽气声,紧接着是密集的快门声。第三排的社区医生老王举着手机拍照,镜头把图表拉得很近,他边拍边对身边的同事说:“早说过他们这套行得通!去年我带老张来调理,他现在血压稳得很,还总给我带他们的山楂茶。”
陆则衍切换到下一页,屏幕上跳出“程序员小周”的案例卡片。左侧是干预前的舌诊仪截图:舌质偏红如浅绛色,苔薄黄像蒙了层细沙,标注着“肝郁气滞”;右侧是心率变异性监测图,曲线像被揉皱的纸,波动幅度比健康基线低23%。“小周来的时候说,改方案时总控制不住砸键盘的冲动,夜里要醒三次,吃了两个月谷维素,白天困得敲错代码,停了又整夜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