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手记短耳的兔子

第370章 应急体系的爆点·中医纳入公卫预案

省卫健委的会议厅里,冷气带着淡淡的消毒水味漫在空气中。苏怀瑾坐在第一排,白色大褂的袖口被指尖无意识地捻出细小的褶皱。颈间的铜药碾吊坠贴着皮肤,被体温焐得温热——那是祖父传下来的旧物,碾槽里还残留着经年累月的药粉痕迹,此刻随着她的呼吸轻轻起伏。

主席台上方的电子屏亮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修订版发布会”的字样,宋体字在白光下格外清晰。台下坐着省内各医院的负责人、疾控专家,笔记本翻动的沙沙声里,苏怀瑾忽然想起三个月前,她也是这样坐在屏幕前,听邻市疾控主任说“养老院12例患者,再拉下去怕出事”。

“……本次修订的核心,是新增‘中医辨证干预’章节。”陈院长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来,带着他惯有的沉稳,却比平时多了几分郑重,“明确在不明原因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事件中,中医专家组需与西医专家组同步启动、并行研判、协同处置。”

话音刚落,台下先是短暂的安静,随即响起潮水般的掌声。苏怀瑾的指尖在膝盖上轻轻蜷起——她能看到斜前方几位西医专家在点头,其中就有邻市的张主任,他笔记本的边角还卷着毛,正是上次来请教时那本。

陈院长抬手示意安静,目光扫过全场,最终落在苏怀瑾身上。“以前我们总说‘中西医结合’,但在应急体系里,中医常是‘备选’。”他顿了顿,指尖在修订后的预案文本上敲了敲,“就像工具箱里的扳手,总在螺丝刀拧不动时才想起它。但这次腹泻疫情让我们彻底明白:中医不是‘备用工具’,是能打硬仗的主力。”

他举起预案,封面上的烫金标题在灯光下反光:“苏怀瑾团队的方案证明,传统医学能成为公共卫生安全的防线——它能在西医病原检测阴性时快速辨证,能给出‘藿香正气散+生姜泡脚+环境祛湿’的精准方案,能让86.7%的患者24小时内止泻,让脱水发生率从25%降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