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井喷式发展,机场半投入使用(第2页)

 记者们的笔记本被雨水浸透,字迹模糊,但这些记者依然奋笔疾书,试图将这份感动和悲痛永远留存。

 葬礼结束后,雨势渐渐变小,天空中的乌云也开始散去,一缕微弱的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墓地上,仿佛为这些英勇的战士送上了最后一缕温暖。

 当天下午,推迟发布的《新民报》以及《破晓日报》的特刊迅速印刷并分发到泰安城及周边地区。

 两份报纸的头版头条都是一张大幅照片,左边是昨天城门口军民欢庆的场景:百姓们挥舞着“破晓旗”,脸上洋溢着笑容,坦克上堆满了百姓送来的食物和肉类。

 右边则是今天早晨墓地庄严肃穆的一幕:战士们肃立在雨中,雨水打湿了他们的军装,百姓们冒雨献花,纪念碑在雨水中显得格外沉重。

 标题醒目地写着:“胜利的喜悦与牺牲的沉重——人民军的荣耀与使命”。

 报纸一经发行,立刻在泰安城引起了强烈反响。

 百姓们争相传阅,许多人看到照片和报道后,都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一位中年男子拿着报纸,对身边的人说道:“昨天我们还为他们欢呼,今天却要为他们送行。唉......”

 茶馆、集市和街头巷尾,人们纷纷议论着报纸上的内容。

 一位老者感慨道:“人民军不仅打了胜仗,还如此重视牺牲的战士,真是难得啊!”

 另一位年轻人本是家中独子,看了报纸后握紧拳头,激动地说:“我也要加入人民军,杀鬼子,报仇!”

 《破晓日报》的特刊不仅传遍了泰安城,还通过许多渠道迅速传到了其他地区。

 北平,某个日军占领的县城内,一位地下工作者偷偷将报纸带进了城内。

 不久后,城内迅速将这则消息传播开来。

 很多人,都拖家带口向着鲁省泰安而去!

 国统区

 渝城,一份《破晓日报》通过一些途径传到了爱国青年的手中。

 “人民军不仅战斗力强,还如此重视军民关系和战士的尊严,这才是真正的人民军队!”

 爱国青年们丝毫不顾及在外游荡的国府特务,依然在高谈阔论。

 “娘希匹,他还私自建立起武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