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舆论的力量再次席卷开来,悔不当初的做法?

宋明远独自一人趴在办公桌上开始龙飞凤舞起来。

他不仅是要下达命令,更是亲自给这篇报道进行撰稿。

两个小时以后,经过其几遍的修改,最终版新鲜出炉,全文字数并不多,但字里行间之内尽显人民军的勇武。

而且更加重要的是,全文没有一句脏话,但你读起来就是能让感觉这写的就是无恶不作的小鬼子。

命令和稿件通过电台被迅速传送至泰安。

作为人民军的独家代言人,《破晓日报》的影响力已经稳压城内各大报社一头。

《新民报》这个老报社同样也是依托着人民军起死回生。

这两家报社可以说是互帮互助,互相协作的关系,根本不存在什么竞争关系。

毕竟,有句古话叫:识时务者为俊杰。

谁是大小王,这点《新民报》还是分得很清楚的。

稿件到达以后,两个报社只是进行了稍微的排版,交由各自总编进行校核时,双方都是觉得这样不妥。

两相合计之下,决定将这个消息和每日的民生消息分开,单独进行印刷。

一切事情确定以后,两家报社开始加班加点地印刷。

……

1938年9月的最后一天。

一则重磅消息迅速在鲁省范围内传播开来,并且通过百姓之口这个消息还在向周边的省份进行扩散开来。

“卖报!卖报!”

“我英勇无畏的人民军南部战区战士们,在峄县战场以十万人对战鬼子十五万人,以少打多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卖报!卖报!”

“我人民军战士,全歼日军华中派遣军十几万头鬼子……”

“其中,包括在金陵犯下滔天罪行的第6师团、第9师团,此战,共覆灭鬼子六个师团……”

“在宋明远将军的领导下,我人民军将士节节胜利……”

每条巷子,每条街道,报童的卖报声不绝于耳,这样的场景不仅在泰安有,其余地方的各个县城也是同样如此。

这些吆喝声一出来,不管是急匆匆去上班的工人,还是正在做着小本买卖的生意人,又或者平头百姓,大家将报童围住开始购买报纸。

当然,为了顾及到一些不识字的百姓,报社会专门给茶馆,酒楼等人流量大的地方免费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