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长江接头(第2页)

 接下来,石镇清便开始在四川如火如荼地搞起建设。

 就在石镇清在十几天前初次进攻成都之时。

 在天京北面的长江上,围困天京的湘军在江面上已经打了整整一天的炮。

 夜晚降临,战船都已经抛锚暂停在渡口。

 偶尔三两声的炮声也彻底停了。

 尽管还有沿江的巡逻船不时的经过。

 但是随着大雨降临,巡逻船也消失在了远处。

 在长江与夹江的交汇处。

 一艘乌篷船内,一位钓鱼人身穿蓑笠,仍旧冒雨在江面上持杆钓鱼,似乎忘却了时间和大雨。

 不一会,鱼钩似乎有了反应,但是船上的年轻人依旧毫无动作,他手里捏着的一本小册子,正是石镇清发给旅帅以上战将的战法大全。

 乌篷船内一盏老油灯忽明忽暗。

 映衬着他俊逸刀削般的脸。

 原来此人正是北上塞外渤海湾归来的小将石云。

 他另一只手上握着重要的情报。

 正是石镇清和军师邱云机给他的一封绝密信。

 让其组建江南情报网和抗清游击队。

 他于数日前接到的密信,随即派遣亲兵头目赵强将请到的戴亨一家子沿长江护送回成都。

 他则带着十几人留了下来。

 他望着船舱外的雨幕,任凭雨水打湿了长辫子。

 他痛恨这扎起的辫子,但是却牢记石镇清的嘱咐。

 “还没到吗?”他望着长江口,思绪烦乱。

 原来他今日特地与四川派来的人准备接头的。

 随着雨水越下越大。

 其他的渔船都已经快速奔回渡口。

 只有这一艘渔船孤零零在江心荡漾。

 不多时,远处传来了一阵琵琶声,声音时而幽怨,时而振奋。

 接着一个黄莺般动听的女声传来。

 石云听得真切,那是用吴侬软语吟唱的苏州弹评《声声慢》。

 诗词中满是却是李清照对夫君的深深思念。

 待来船近了,石云抬头看去,却见一艘画舫快速朝他划来。

 画舫造型精致,古色古香,一对大红灯笼高挂舱门。

 栏杆上站立着十余位红妆女子,各个浓妆艳抹,如花似玉。

 石云依旧没有起身。

 透过斗笠,他看到有一名身材高挑的艳丽女子正站在船头张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