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相见恨晚(第2页)
赵烈文与石镇清越说越投机。
他似乎找到知己一般。
不禁多说了几句。
“翼王,鄙人在江浙之时,一直留心洋人的动向。曾国藩虽然不喜与洋人打交道,也很少有来往,但是我敏锐地观察到,洋人对太平军并不友好。”
石镇清说道:“朕都知道,当初洋人派使臣觐见过洪天王,他们以为洪天王是上帝的子民,结果闹的不欢而散。这些洋鬼子,在我华夏作威作福,逼迫清廷签订各种不平等的条约,让我华夏威严扫地。要是他们敢联合插手朕统一全国,朕就让他们看看,朕这支从长江走出去的水师的威力。”
赵烈文看到石镇清脾气火爆,猜测太平军与洋人恐怕会有摩擦。
但是话已经点到,石镇清自然也会做防备。
石镇清接着说道:“赵先生可还记得南京何时被辟为列强通商口岸的吗?”
赵烈文没想到石镇清如此关心时局。
他略微沉吟。
便说道:“在58年的《天津条约》中。”
石镇清点头道:“南京虽然被辟为通商口岸,但是一直被我天国所占据,这也变相保护了南京。可惜,曾国藩夺占回去,却为洋人做了嫁妆衣。你说他该不该死?”
一句话,说的赵烈文哑口无言。
“这……翼王说的是,这也是让我对他不耻的地方。而且还纵容其弟将金陵给屠了城。”
邱云机接话道:“湘军的做派犹如当年八旗军入关一样,扬州三日,嘉定三屠,简直是一丘之貉,令人发指。”
石镇清叹口气说道:“烈文,你毕竟是幕僚,左右不了他。都说名臣择主而事,曾国藩并非什么可以辅佐的将帅。其品行不端,忠诚对上,却对百姓举起屠刀。以此为例,日后我若有做的不好的地方,你大可以当面指责,朕不会怪罪你的。”
赵烈文得此殊荣,自然十分受用。
石镇清又想到了被活捉的湘军水师提督彭玉麟。
他向赵烈文说道:“彭玉麟自从水战失利后,就被我派人送往武昌城中。先生若有时间,不妨回武昌后,与其叙叙旧。”
赵烈文听出石镇清的话外之音,是想让其对其劝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