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黑海余烬煨新麦,藏红延枣煅辽心(第2页)

 然而,看着这些陌生的、却代表着舰队“新家”味道的食物,她冰封般的面容下,一丝极其细微的、属于过去的怅惘悄然浮现。

 她拿起筷子,动作带着旧时代库兹涅佐夫级舰桥军官特有的、一丝不苟的优雅。她的目光在菜肴间逡巡,最终却带着点自嘲般的、半开玩笑的口吻,轻声说道:

 “嗯……青萤车长的‘规则级’手艺果然名不虚传,这满桌的‘国宴’……就是……”她顿了顿,冰蓝色的眼眸深处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怀念,“…怎么没有俄式的红菜汤和黑列巴?好歹…也让我这身‘北联血统’……回味一下‘家乡’的味道嘛?”

 她的声音很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调侃,但拉萨和延安都敏锐地捕捉到了那调侃背后,一丝尚未完全消散的、对过往身份的复杂情愫。

 毕竟,辽宁在之前才在众姐妹的帮助下,在马卡洛夫虚影的肯定下,艰难地完成了“瓦良格未尽的诗”与“新时代写给海洋的情书”的双重身份认同,这句玩笑话,更像是一种下意识的、对过往的温柔回望。

 拉萨闻言,捻动佛珠的手指微微一顿,清澈的眼眸看向辽宁,带着高原阳光般的温暖理解,她轻轻放下筷子,手腕的铃铛再次发出清越的“叮铃”声,仿佛在抚平某种无形的波澜。

 “辽宁姐,”拉萨的声音如同雪山融水般纯净,“红菜汤的浓烈,黑列巴的粗粝,亦是滋养过往的养分,然此间佳肴,如这桂花糖藕,”

 她指了指自己面前那份,“外似坚壳,内藏清甜绵软,历经熬煮方得真味,岂非亦如吾等,融汇过往,方得今日之醇厚?”她的话语带着藏传佛教的隐喻色彩,将眼前的食物与辽宁的经历巧妙相连,暗示着融合与新生才是真谛。

 延安则直接得多!她听到辽宁的“抱怨”,枣红色毛衣下的肩膀一耸,直接放下刚夹起的羊肉块,伸手就往自己舰装空间里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