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5章 源生不灭·念化万源

吴仙的“念”触到那道“源”时,忽然明白了“本源”二字的真意——它不是具体的物,也不是抽象的理,更像一道永远在流淌的“变”:前一刻是草木破土的“生”,下一刻便成秋叶归根的“灭”;这一瞬是星辰聚核的“凝”,那一瞬又是星云散逸的“散”。

“这里是‘生灭之根’。”一个苍老却清亮的声音响起,不似有声,也不似无声,倒像源本身在低语。吴仙循声望去,只见源中浮着一缕“光”,光里一半是嫩芽顶破冻土的脆响,一半是古木腐入春泥的轻吟——那是“生灭光”,源的灵。

“生怕灭的终,便拼命疯长,想在灭来前留下痕迹;灭怕生的始,便竭力吞噬,想在生前抹去印记。”生灭光轻轻摇曳,光中的生之脆响与灭之轻吟忽然交叠,“可你听,嫩芽顶土时,已有腐叶的养分在根下;古木腐朽时,已藏新苗的生机在土里。生是灭的延续,灭是生的伏笔,这本是源的呼吸。”

吴仙的“念”沉入源中,触到一缕正勃发的“生纹”。纹里藏着万千生的渴望:虫豸盼蜕壳,江河盼奔涌,星辰盼聚核,每一丝渴望都带着“永不熄灭”的执念。他又触到一缕正沉降的“灭痕”,痕里裹着万千灭的坦然:花开花落的静,潮起潮落的安,星生星陨的定,每一份坦然都藏着“从未生过”的空寂。

“生的执念里,藏着对‘灭之必然’的恐惧;灭的空寂中,含着对‘生之偶然’的不舍。”生灭光的声音里带着叹息,“就像农人播下种子时,既盼着收获,又怕着霜降——可若无霜降冻死害虫,何来收获的饱满?若无收获耗尽地力,何来霜降后的休养生息?”

吴仙的“念”忽然舒展。先前在混沌界海悟的“显隐同时”,是空间上的圆融;在太初珠悟的“有无共生”,是存在上的流转;此刻源中的“生灭相续”,却是时间上的轮回——三者看似不同,实则都在诉说同一个道理:对立从不是本质,而是“整体”的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