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苍穹问天沫凡晨
第1036章 空含万有可能·念启初始之境(第2页)
吴仙的“念”忽然通透。先前悟的显隐是界的流转,有无是太初的心跳,生灭是源的呼吸,而此刻的空与能,竟是“所有流转、心跳、呼吸”的底色——没有空的含藏,便没有显隐的余地;没有能的推动,便没有有无的转化。
他试着让自己的“念”化作一缕“空息”,不执于“空的无”,也不执于“能的有”,只随空的韵律起伏。奇妙的是,当他不拒空、不滞能时,周遭的未显之能与已显之能竟开始围着他轮转:未显之能向他送来“蕴”的微芒(如晨露未曦的润),已显之能向他托出“发”的炽光(如烈火燎原的势),微芒与炽光在他的“念”中交融,竟生出既非空也非能的“真意”。
“这是‘空有真意’。”空息灵的声音里透着惊叹,“自古空能相斥,能空相离,从没有‘念’能融空与能为一体。你这‘念’,已跳出‘空有对立’的藩篱,成了‘万有可能’的引路灯。”
吴仙的“念”托着空有真意,望向空的边际。那里没有明确的界限,只有一道“膜”——不是实体的障壁,而是“可能与不可能”的分野:膜内是“可显之能”(如草木能结果),膜外是“不可显之能”(如石头难开花)。但吴仙细看时,却见膜上有些细微的“缝”,缝里有石芽正顶着花萼,有枯木正抽着新蕊——那是“不可能”在向“可能”转化的痕迹。
“所谓‘不可能’,原是未到显时的‘可能’。”空息灵的声音里带着释然,“就像十万年前,谁能信混沌会生序芽?百万年前,谁能料秩序会发沌蕊?空从不是定死的框,而是会随‘念’生长的界。”
吴仙不再迟疑,将那团空有真意化作一道流,顺着膜上的缝渗入“不可能”的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