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8章 极一归源·念证本初(第2页)

吴仙的“念”忽然通透。先前悟的显隐是“点”的圆融,有无是“体”的互含,生灭是“变”的相续,空能是“境”的循环,寂始是“动”的发端,而此刻的极一,竟是“所有圆融、互含、相续、循环、发端”的总纲——没有极的分,一便失了显化的姿;没有一的合,极便失了归宗的路。就像树的万千枝叶(极),原是根(一)的伸展;河的百千支流(极),终是向海(一)的汇聚。

他试着让自己的“念”化作一缕“极一息”,不执于极的繁,也不执于一的简,只随极与一的流转而自在。奇妙的是,当他不滞于“分”,也不执于“合”时,周遭的极分之繁与一合之简竟开始围着他旋绕:繁送来“异”的精魄(如冷热的锐、刚柔的烈),简托出“同”的魂髓(如温度的基、质态的核),精魄与魂髓在他的“念”中交融,竟生出既非繁也非简的“韵”。

“这是‘极一韵’。”极一真的声音里透着惊叹,“自古只有极分一合,从未有‘念’能融极一为‘韵’——‘韵’是繁中藏简的神,是简中含繁的气,是道之先最活的魂。”

吴仙的“念”托着极一韵,望向道之先的深处。那里没有极的繁,也没有一的简,只有一道“本”,本里藏着比极一韵更初的东西——那是“道生之前”的“态”,像一滴未落入江海的水,既含着融海的柔,也藏着成冰的刚,却还未显冰与水的形。

“那是‘本初态’。”极一真指向那道“本”,“极与一都从本初态中出:一念分,便有了极的繁;一念合,便有了一的简。有人说本初态是‘道的母亲’,却不知,它从不是‘母’,而是‘道的呼吸’——呼则极分,吸则一合。”

吴仙不再犹豫,将那团“极一韵”化作一道流,渗入本初态中。

本初态忽然泛起柔光,极的繁与一的简不再是拉扯的力,而是化作“极一旋”:旋的外层,繁如花瓣般舒展,每一片瓣都含着简的纹;旋的内层,简如莲心般凝定,每一缕心都裹着繁的影。流转之间,再无“显独”的骄与“守一”的执——繁知同是自己的根,简知异是自己的华,就像书生明白,字是墨的显,墨是字的基,无墨不成字,无字墨亦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