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4章 万仞谷·岩藤相峙(第2页)

“岩怕的不是崖线,是你心里的‘拒’;藤枯的不是浆少,是你念里的‘怨’。”吴仙对石匠说,又对药姑轻语,“你凿的不是岩,是想让族人住得安稳的愿;她养的不是藤,是想让谷里的家添些生机的盼,原是一条心。”

石匠深吸口气,将凿子往分崖线外落——那白霜竟顺着温玉纹的脉络化了,岩屑落地时凝成玉珠,稳稳铺成新的石阶;药姑捧着活脉浆,往枯藤根上浇去——那焦土竟随着藤蔓的舒展散了,藤尖冒出嫩青的芽,结出晶莹的露珠。石阶激起的岩粉,刚好落在藤叶上;藤露折射的阳光,恰好照亮了石阶的暗坑。

断渊的“僵”活了。

万仞谷顶端的“擎天柱”是块奇岩:石族靠上去,岩面会浮现山脉状的纹路,标出矿脉的走向;藤族缠上去,岩面会透出藤蔓状的脉络,指示水源的位置。此刻岩下围着两族的族人,正为“育灵地”的范围争执——石族说该往崖东扩,方便采矿;藤族说该向崖西缩,免得被岩火伤了根。岩面上的山脉纹与藤蔓脉缠成死结,竟把两族嵌上去的测矿符、探水珠全绞成了齑粉。

“这是‘执’的结。”吴仙走上擎天柱,共在环的光漫过岩面,死结般的纹路忽然顺着岩缝舒展开,在东侧分划出“采矿区”,在西侧圈出“育藤带”,中间留出条“共行渠”——原来岩下藏着条贯通东西的水脉,矿靠水润,藤靠矿生,本是同根。

他对石族族长说:“十年前你们的矿洞坍塌,是谁用藤蔓织成护网接住了落石?”又对藤族首领道:“八年前你们的藤林遭虫灾,是谁用岩火焚尽了虫巢?”

擎天柱忽然震颤,山脉纹与藤蔓脉在岩心汇成个“土”字。有个石族少年摸出块刻着藤纹的石佩,藤族少女掏出片嵌着石粒的藤叶,佩与叶合在一起,竟发出清越的共鸣——那是百年前两族合制的“通心符”,早被当作废品埋在土里。

擎天柱下的“怒”消了。

日头正中时,万仞谷的“融岩坪”腾起热气。

坪是两族共造的,东侧摆着石族的融岩炉,西侧架着藤族的酿浆缸。石族的锻石师教藤族少年“淬岩术”,说能让藤盾更抗风;藤族的育药师教石族少女“酿浆法”,说能让岩田更肥沃。有个瞎眼的石族琴师,正用一曲《青山吟》换藤族的“明目露”——露能让他辨清琴弦,曲能让藤族的幼崽安神,各得其所。

但吴仙注意到崖后的“弃石滩”。

滩上堆着些“残物”:有石族凿下来的废岩块,藤族嫌它带着火气;有藤族剪下来的老藤条,石族怕它沾着湿意。可吴仙“觉”到这些残物里藏着“合”的机缘:岩块的火性能让藤条添份“刚”,藤条的柔性能让岩块增份“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