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7章 笛涧·竹清魂

瑟弦的绵沉气还绕着指尖,吴仙顺着念归幡亮得发颤的星纹往山涧走,风里的古瑟气渐散,漫开古笛独有的清越气——不是新笛的尖浮,是老竹浸了六百年涧魂的澄净,落在身上像裹了层薄竹纱,指尖一触,能摸到纱里藏的清,比瑟榭的绵少了三分柔,多了三分亮。

转过弯角,一条青石板铺就的小径顺着山涧延伸,尽头是片半淹在涧水里的老石台。石台上横放着支老竹笛,笛身是深青的老竹色,笛孔堵着半融的石屑,像结了层灰黄的竹锈;笛身刻的“笛”字缺了左半“竹”的竖钩,刻痕里积着枯竹叶灰,不是台边的石渣,是笛气僵了的滞——石台旁斜倚着把旧笛凿,凿头崩了角,凿柄沾着点暗青的笛漆,一捏就碎成细沫,露出底下发脆的竹质,连“笛”字的横画都蒙着石屑,吹口气就扬起细尘。

涧边的石壁上刻着行浅字:“笛承涧韵,竹载清魂”,刻痕被山风刮得模糊,爬着浅绿的青苔。涧水“叮咚”地打在石台上,溅起的水珠落在笛身上,只传出“嗒嗒”的闷响,像被石屑堵了喉的魂,连半分清越都透不出来。

吴仙握着念归幡踏上石台,石板“咯吱”作响,幡尖突然往老竹笛的笛尾探——笛尾飘着淡青的雾,雾里裹的笛灰带着极重的浊,是“笛”字灵缩在笛腔深处,影边绕着缠人的竹锈,像被石屑粘住了,动一下都带起串细碎的竹渣,连瑟弦苇芯的活气都渗不进,只剩团发暗的虚影,见幡尖靠近,竟往笛腔更窄的缝里钻。

他蹲到老竹笛旁,指尖刚挨着笛身——凉得像浸了涧水,却比石台多了点润,是老竹没散尽的竹清气。念归幡贴着笛身晃了晃,幡面映出团淡青的影:“笛”字灵蜷在笛腔的竹缝里,影上沾着石屑,连动一下都带着“沙沙”的蹭响,见他伸手,竟用竹锈把自己裹得更紧,像怕被浊气埋了似的。

“先化了这缠人的竹锈。”吴仙摸出袖袋里的瑟弦苇芯包,倒出点带露的苇芯往笛身撒——苇芯的活魂气刚沾着竹锈,就“滋滋”地冒起轻烟,锈层竟往下褪了些,露出笛身深青的竹色;“笛”字的刻痕颤了颤,藏在锈里的撇画露了出来,泛着极淡的淡青光,像老笛刚吹过的余韵。